首頁沈建德目錄  1

阿扁總統可能說謊(原題「扁之血統」)

http://www.southnews.com.tw

news.8k.com


 但願陳水扁把族譜、血統弄清楚,再談台灣人和中國人源自共同的血緣吧。否則害了自己也害了台灣人。


  陳水扁自2000年5月20日以後,頻頻說「台灣和中國源自相同血緣」,這句話是錯的。陳水扁也說,他是福建詔安的客家人。但根據本人的研究,這句話也可能是錯的。他應該是麻豆社的西拉亞平埔族後代。

  
神主牌記明祖籍是福建詔安

  其實不是

 

  陳水扁之所以說他是福建詔安的客家人,是因為他家的神主牌上寫著,他的來台祖陳烏從福建詔安過來,到陳水扁時已經第9代,所以,有人推算,陳烏是乾隆時期來台。

 

  可是,陳烏之前的祖先是誰沒有記載,這和部分漢化的原住民同一模式,其族譜把漢化祖記成來台祖,然後隨便寫個中國籍貫,後世不察,就都信以為真。

 

  另一部分的漢化原住民,則是以滿清官吏或士兵之姓為姓,以其族譜為族譜,記得密密麻麻,其實都是垃圾,後世卻把他們當祖先。

  
陳水扁不可能是客家人

  也不可能是和佬人

 

  從日據初所畫的麻豆地圖(見附圖)來看,陳水扁的老家西庄,南方緊鄰曾文溪,隔岸是目加溜灣社平埔族。

(看放大圖)

 

  西庄之東北方有番子橋埤(離西庄只有幾百公尺)、番子田埤及番子田(今改名隆田,而兩埤今已改為葫蘆埤)、中協及果毅麻豆社舊址,東南方有番子渡頭。

 

  其西方是麻豆鎮,鎮上地名有番仔巷、番仔宅、番仔寮、公廨埔、尪祖廟,而西北方有2000年歷史的麻豆社平埔族的貝塚遺址,以及鹽水鎮的番子厝、番子寮。

 

  從以上的地理環境來判斷,陳水扁家四面都是「番」,不可能是客家人、也不可能是和佬人。

  
陳水扁即使是客家人

    也只有1/256血統

  陳水扁的祖先乾隆時期就已來台,距今已200多年。兩百多年都生活在「番界」,血統如何不問可知。

 

  而且唐山過台灣,大多「有唐山公無唐山媽」,都是單身男性,娶妻對象只有台灣女性,這樣,生出來的第2代只有1/2的唐山血統。這些混血兒大都也必須找台灣配偶,這一來,第3代的唐山血統只剩1/4,第4代只剩1/8。

 

  依此類推,陳水扁自稱是第9代,血統上頂多可能只有1/256客家血統,是如假包換的台灣人。

 

  台灣沒有幾個真正的和佬人或客家人,陳水扁也一樣。今日自稱的和佬、客家,絕大多數都是原住民變的,背叛祖宗、違反天理。

  
民視替陳水扁尋根差點被關
    顯示中國害怕謊言被掀底


  民視記者曾去福建詔安替陳水扁尋根。據李記者告訴本人,他們是根據他家神主牌所寫的地點去找,地點找到了,可是中國官員不給他們看族譜,據說還差點被關。

 

  這種做法令人起疑。因為,照理來說,若陳水扁的祖先真的來自福建詔安,族譜應有記載,為了統戰,拿給民視記者回台灣替中國免費宣傳,應是大功一記。不給看族譜,顯示中國心虛,陳水扁的祖先必然不是來自中國,族譜上沒有,所以不敢給記者看。

  
陳水扁來自那裏?麻豆社平埔族

  那麼,陳水扁的祖先從那裏來?

 

  為此作者親訪西庄3次,並到學甲陳氏宗親會查詢,因為,據說學甲是台南地區陳氏的發源地。但宗親會的人告知,學甲陳氏是和佬人,而陳水扁家中神主牌所寫著的是客家人,所以,西庄陳氏和學甲陳氏無關。 

  不過,據陳水扁西庄的宗親說,他們聽過,其祖先有的從庄西的山菱溝搬來,有的是從庄東的崁仔下搬來,都離西庄不到一公里,古時的大地名是番子橋埤地區。番子橋埤住的當然是「番」,不是客家人,也不是和佬人。

 

  而番子橋埤的「番」是那一社?從古地契來看,是屬於麻豆社的西拉雅平埔族。例證如下:

  
陳水扁的故鄉西庄番子橋埤

  地契1.
  乾隆46年(1781)麻豆社番 婦投仔達,女蠻仔、漳仔、丹仔,將座落於番子橋埤土地拾壹坵,以銀一百二十六圓賣予謝衷達。


  地契2.
  乾隆48年(1783)麻豆社浮葛、大芮父子,將座落於番子橋埤土地六坵,以銀二十六圓賣給謝宗賜。


  地契3.
  嘉慶17年(1812) 麻豆社大埕內郭啟榜,將座落於番子橋埤自置田四分,以銀伍拾伍元賣給麻豆社婦人老蠻。


  這3份地契都證明番子橋埤是麻豆社的社地,西庄當然也是。


  
地契證明陳水扁屬於麻豆社

  乾隆時期嚴禁閩客進入社地;不能買賣,也不能以土地做為抵押品,規定既然如此,閩客必無法在番子橋埤、西庄生存,不可能有閩客後代。

 

  這3份地契所記載的,謝衷達、謝宗賜在番社買地,而郭啟榜在番社賣地,從姓名上看像是漢人,其實不是,應是漢化的麻豆社平埔族,否則他們在番社區內買賣土地違法,田必被沒收。而這件事實也顯示了,西庄、番子橋埤在乾隆時就有平埔族漢化。

  我們知道,陳水扁的「來台祖」陳烏大概是乾隆時期「來台」,「落腳」在西庄附近,也一定有田產否則不可能一傳九代。

 

  但是,由乾隆的規定可知,漢人是不准在番地置產的,陳烏有產,必是麻豆社人,不是乾隆時期「來台」「落腳」,而是幾千年前就居住於此的麻豆社人,否則必被逐出。只因為乾隆時代漢化、改用漢姓,後代子孫不知,遂以為祖先來自福建。

  
麻豆社的歷史

  附圖左邊是麻豆社平埔族的貝塚遺址,據鑑定,有2000年的歷史。麻豆社以此為起點,向南發展,形成麻豆鎮,向北形成下營鄉。東方的官田鄉、六甲鄉當時還是鄒族的生活領域。

 

  由於滿清強制執行漢化政策,麻豆鎮、下營鄉的麻豆社平埔族大都屈服於滿清的淫威。有骨氣的,土地被漢化者仗官勢霸佔後,唯有向東才有荒地可墾,時間大約是1760年以後。

 

  根據記載,1774年已經擴散到官田鄉的中協,1779年抵達柳營鄉的果毅(見附圖)。比較詳細的遷移歷史是日本人伊能嘉矩百年前所做的田野調查。

  
麻豆社西拉雅平埔族天生不屈

  麻豆社,屬於西拉雅平埔族。幾千年前來自屏東小琉球。天生不屈,長期反抗荷蘭及外來人種統治。

 

  1639年順服荷蘭統治的人口有3,000人,受洗為基督徒者215人。鄭氏據台時期(1661~1683),麻豆社沒有漢化,康熙台灣地圖顯示,公元1704年前似亦未漢化,直到1717年,因為文獻上在1717年的諸羅縣誌有麻豆街的記載。

 

  「街」是漢化的代表,上述記載似乎表示,麻豆社是在康熙時的公元1704年至1717年間才大量漢化的。

  
由荷據時麻豆社就有3,000人

  證明陳水扁是平埔族

 

  從荷蘭的資料可知,當時順服荷蘭統治的有3,000人,以「台灣人口成長模型」推估,至1995年底(編按:此處年代有疑問,須與作者聯繫後再作訂正),光是順服荷蘭統治的麻豆社平埔族人口就應有12萬,不順服的有多少還不知道。

 

  荷蘭地圖雖有顯示麻豆社外還有人,但人數不詳。不過,以這12萬就可以證明陳水扁是麻豆社人。

 

  前面說過,文獻及田野調查證實,麻豆社是由麻豆鎮,向下營鄉、官田鄉、六甲鄉繁衍。而截至2000年9月底(編按:此處年代有疑問,須與作者聯繫後再作訂正)這四個鄉鎮的人口是,麻豆鎮47,498人、下營鄉25,129人、官田鄉23,913人、六甲鄉25,271人,合計是12萬多。

 

  我們知道有外流人口,但不順服荷蘭統治的未計部分應足以抵消,所以,不只陳水扁是麻豆社人,連這4鄉鎮的人也都是,除非是外地遷入。

  
陳水扁的族人在1774年時大多已經漢化

  當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雍正12年(1734),麻豆鎮建關帝廟(位置如圖),乾隆39年(1774)重建,捐建者的姓名大多為漢人姓名,但這些人應該都是平埔族,因為乾隆嚴禁漢人在「番界」置產,捐建者不可能是真漢人。

 

  這顯示了麻豆社人在1774年時大多已經漢化並且歸化,難怪陳水扁的「來台祖」陳烏是在乾隆年間「來台」。由整個大環境來看,陳烏是在乾隆年間漢化才對,不是乾隆年間來台。

 

  另外,關帝廟的捐建者除了漢人姓名以外,還有平埔姓名。例如石涼、米涼、加弄、沙來、卓干、知甲、大芮等總共18個。這說明了,早在乾隆時代,麻豆社不但文化上漢化,連宗教上也漢化了。

  日人伊能嘉矩的田野調查中說,自有歷史記載之時,麻豆社平埔族係居住在麻豆庄內竹林與古榕叢生處,向西庄、官田、六甲方面開墾,200年之前,大多數漢化改稱和佬人。

 

  厭惡漢化者東移至番仔田(隆田),當時還有200戶1,000人。但1897年時,番仔田「番戶」只剩60戶200人。可見形勢比人強,不漢化無法生存,麻豆社人大都漢化了。可是,現在卻都自稱是和佬人、客家人。

  
社內文書記載,麻豆社平埔族以陳姓居多
    檢驗DNA必能證明陳水扁是平埔族


  1891年10月9日麻豆社內文書記載,有老番米文益、葉老英、陳振旺、李財、李獅、陳定、陳銅治、陳同,通事陳朱陞、蔡新拔,陳姓居多數。

 

  既是「番」,卻有那麼漂亮的漢姓,可見在100多年前就已深度漢化,後代自稱是漢人是必然的。

 

  陳水扁姓陳,他家離番仔田才一兩公里,是不是這些陳姓者的後代?應該可以查出來,認祖歸宗。否則,也可和最近出土的麻豆社人遺骸比對看看,若查出DNA有關連,就可證明陳水扁確是麻豆社的平埔族。

  假族譜到處是,騙了台灣人也騙了陳水扁

  陳水扁之所以會深信自己是福建詔安的客家人,可能是因為相信族譜的關係。但族譜之不可靠已經到達必須丟掉的程度,陳水扁應當注意。
  
  例如,蕭家是世居桃園宵裡的凱達格蘭平埔族,但因乾隆時就被賜漢姓、改漢名、改母語,不講凱達格蘭話,改講客家話,屬於四縣腔。

 

  1960年代新做族譜,蔣介石就根據蕭家的姓和所使用的四縣腔客家話,替他們尋根製做族譜。由於蕭家姓蕭,講四縣腔客家話,所以祖先必然來自廣東梅縣。在廣東梅縣,蕭家的開山祖為蕭槐,所以,桃園宵裡社的蕭家祖先就被指定為蕭槐。

 

  再根據中國早已做好的各姓族譜,把漢化後的桃園宵裡社的族譜接到廣東梅縣蕭家,再接到蕭槐世系,然後往上逆溯,如此,桃園宵裡的凱達格蘭平埔族,不但來自梅縣,和漢初三傑的蕭何也有親戚關係,而黃帝是其祖先。天大的笑話,可是台灣的族譜大都如此,卻很少人注意。

  
台灣族譜被接到中國族譜上
  
尋根者要小心切莫尋到桑寄生

  由於蕭家假族譜在1960年代就做好,等到1979年楊緒賢編「台灣區姓氏堂號考」時,把蕭家假族譜用上了,楊緒賢在書上說:「蕭氏族人渡海來台者,派別列述如下…蕭那英入墾今八德」。

 

  蕭那英,原名知母六,是第一個被漢化的桃園宵裡社凱達格蘭平埔族頭目,漢化後改名為蕭那英。想不到第一個漢化祖,竟然成為來台祖、開山祖。

 

  這不是楊緒賢的錯,而是中國人手段太兇殘,連學者都騙過了,普通人豈有不上當之理,陳水扁也一樣。

 

  不過,他的族譜只有台灣祖先,沒有被接到中國族譜上去,像這種族譜大多是漢化族譜,認真查一下就可知道,陳烏應是陳水扁的平埔族祖先中第一個漢化的人,而不是福建詔安的客家人。

  
族譜已淪為中國對台統戰工具
  
弟弟知道自己是平埔族哥哥居然不知道

  再例如,出身彰化鹿港的某要人。鹿港屬馬芝遴社貓霧拺平埔族人,但這位要人有漢人族譜,而且這本族譜曾經被中國大陸選為樣板,在台北展覽過,做為對台統戰的工具。

 

  這位台籍要人說他是中國人,可是從未說過是馬芝遴社貓霧拺平埔族人。所以,連作者也相信他是純種和佬人。

 

  有一天,我去拜訪他弟弟,言談間他順便問及我的研究內容,談到台灣人的血統,他馬上說,他有番仔媽,她的墓很大很氣派,但他祖父的墓很小很寒酸。雖然兩座墓離不遠,不注意找的話會找不到阿公的墓。

  
明明是平埔族卻說是中國人

  原來,平埔族很多是母系社會,女性掌權,男子招贅,在家中沒有地位。要離婚,只須把先生的個人家當---草蓆、鐮刀、煙斗等,用草蓆包好,丟在門口,等他工作回來,進門時看到這包,就會識趣的揀起來、離去,永不回頭。

  這位要人的阿公顯然也是平埔族,可是他卻說自己是中國人,真是可悲!但願陳水扁把族譜、血統弄清楚,再談台灣人和中國人源自共同的血緣吧。否則害了自己也害了台灣人。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