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的正常國家決議文,經過九人會、中常會與全代會,終於通過了其中的一個版本,其中的反反覆覆導致高潮迭起。可是,始終離不開「游版」與「非游版」兩個版本,最終通過的是「非游版」,游錫堃也透過幕僚表示對結果表示尊重。兩個版本有不同,但基本精神還是一致的,希望爭議就此結束,大家投入總統與立委的選戰。
決議問題本來在黨內就有不同聲音,對民進黨這個民主政黨來說,即使吵翻了天也不奇怪。問題是後來有起訴特別費案介入,黨主席游錫堃根據黨章規定提出辭呈本來也很正常,卻與決議文糾纏在一起演變成「逼宮」之說,讓問題複雜化。本人試圖釐清,供參考。
一,民進黨是民主政黨,任何人都不應該是「權威」,因此,黨內辯論是必須的。雖然應該擇善固執,但彼此要做適當的妥協,達成在新基礎上團結的目的。
二,民進黨同志內部的相互批評,與對中國黨的指責,在態度、口氣,甚至字眼上都應有區別。在內部辯論中,不要用情緒性與沒有根據的語言,因為會傷害黨的團結,更成為對手日後攻擊自己政黨的炮彈。最近國民黨的文宣就是利用民進黨總統初選時相互攻擊的言論,使人看了非常難過。須知,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政治人物必須謹記。
三,民進黨黨慶原先各巨頭有幾個拒不出席,將使游難堪,這是欠缺大局觀念;在游辭職後雖由扁、呂、張出席,冷清場面仍然暴露黨的不團結。中常會全力慰留後,游主席堅持辭職是正確的,因為民進黨的黨章還沒有修改;但是,游關於「威脅」等等之說就沒有必要了。
三,經過民進黨的總統初選,選出謝長廷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既然如此,民進黨的黨政部門應該配合謝長廷的選舉策略,需要介入時是配合,不應該介入時也是配合。謝長廷提出「選戰照他、國政歸扁」的分工應作為今後的方針。
四,根據各方面的民調來看,目前台灣自認台灣人的有六到七成,但是,民進黨得到最多的選票,也不過是二○○四年總統選舉半數多那麼一點點。那些沒有投給民進黨的選票,有「含淚不投票」的綠色選民,但更多的應該是對民進黨不滿而對國民黨還有幻想的選民。這是謝長廷選舉策略中必須爭取的對象。
五,台灣主體價值與選舉策略如何達到平衡是個問題。深綠對謝長廷「一中憲法」以及對中國態度過於靈活有顧慮可以理解。然而,既然這次由謝長廷出戰總統選舉,應該尊重他的策略,把「監督」放在他當選之後,過早監督導致綠營內部陷於混亂而選舉崩盤,那就甚麼也沒有了。無論如何,謝長廷當選還是好過馬英九當選,這是「含淚」選民必須認清的大是大非。
都是為了台灣好,大家不要再記前嫌,收拾心情,一致對外。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7.10.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