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王朝餘孽敗行首頁林保華專欄

蔣孝嚴只知祖父,不知國父

 台灣的「去蔣化」引起爭議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涉及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以中國國民黨在台灣半個世紀的威權統治與黨國教育,如果認為民主化可以一瞬間轉變國人的全部觀念,那才不正常。

 當然,從社會安定出發,「去蔣化」還是應該採取比較溫和的方式比較好。但是,中國國民黨對「去蔣化」反應的激烈更令人吃驚,表明他們至今還停留在威權時代的思維。而其中最突出的表現是撤銷國防部長李傑的黨籍,意圖使「國(家)軍」恢復為「(國民)黨軍」。

 李傑的最大罪名是把軍中的蔣介石銅像移到室內。銅像不能移走,是中國國民黨仍把蔣介石這個獨裁者當神明看待,完全違反民主與科學的精神。現在就是共產黨對毛澤東的態度,也不如中國國民黨對蔣那樣崇拜,這不是很大的諷刺嗎?

 如果因為蔣介石是中國國民黨的「軍父」、「黨父」,也許還可以理解,問題是中國國民黨是孫中山創辦的,「國軍」也是孫中山創立的,蔣中正只是黃埔軍校的校長與國軍總司令而已,然而,從中國國民黨政治人物的表現來看,似乎對孫中山的感情遠不如對老蔣。

 一直被國親立委羞辱的李傑,三月十二日那天難得在立法院對蔣孝嚴的激烈進攻進行反擊,反問他三月十二日這個日子;本來口齒伶俐、維護蔣家不遺餘力,甚至發起護蔣街頭運動的中國國民黨忠貞黨員蔣孝嚴同志居然變得結結巴巴,連連幾句「三月十二日怎樣」,完全不記得這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日子,也就是孫中山撒手塵寰的日子。

 台灣是民主國家,對「去蔣化」可以有不同意見,但是,訴諸街頭運動,顯然小題大作。蔣孝嚴已經「正姓」,表明他是蔣介石的孫子,所以,護蔣如此賣力,但是,作為一個由孫中山創建的中國國民黨來講,顯然他不如李傑忠貞,作為中華民國的國民,他也不如李傑愛國,因為他「只知祖父而不知國父」也。

 因此,蔣孝嚴組織的「愛蔣」遊行集會,是為了他的黨國,還是只為他自己的蔣家?之所以是「他自己的蔣家」,是因為即使蔣家的第四代,也不一定會參加他這個已經落伍的、只是為了維護個人與家族利益的街頭政治。當然,李傑也把孫中山的逝世日當誕辰日,說明「威權領袖」在民主國家的地位的確在淡化,真正的頭家是老百姓。

 更無聊的是,中國國民黨給李傑開條件,要他去慈湖兩蔣靈前懺悔就可以恢復他的黨籍。蔣孝嚴說「去蔣化」如同文革,其實要李傑去懺悔才是真正的文革。文革期間,紅衛兵就是命令「牛鬼蛇神」每天到毛澤東的彫像前面「低頭認罪」。李傑是「牛鬼蛇神」嗎?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