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扁總統的兒媳黃睿靚在台灣還是美國生產,成為台灣媒體惡性競逐的新聞。本來,陳致中﹑黃睿靚夫婦在哪裡生產,是他們家庭的事情,外人不必置喙,但是,因為陳總統曾經表示他們會在台灣生產,而他們至今卻還留在美國,才引發媒體追逐要考驗總統的「誠信」。
藍營的政治人物豈會放過這個「黃金」機會?其實總統日理萬機,很難管到家務事,也不一定了解家務事,因此,今後少就家務事發言,可以省卻不少無謂的干擾與煩惱。
然而,問題卻在於,陳總統僅僅是可能成為美國人的阿公,就引起媒體熱炒,而已經是美國人的阿爸者,媒體卻完全不感興趣,可見炒這則新聞是有特定目的的。
其實,大家很明白,阿公和阿爸是不同的層次:做阿爸者,自己可以決定孩子要在哪裡生,做阿公者,自己卻沒有權力決定,決定者是自己的兒子與媳婦,阿公可以有自己的建議,但最後決定權卻在兒子﹑兒媳手裡,這是他們的人權,必須尊重。如果兒子與兒媳有反叛性格,阿公的意見就不會被採納。
做美國人的阿公,社會觀感其實也不是一邊倒的,問題是台灣的特殊環境與媒體的炒作。批評者則認為因為民進黨強調本土,所以,社會觀感不好,這也是實話。然而,強調本土的也不只是民進黨。那些美國人的阿爸也聲稱熱愛台灣,例如當時身為國民黨主席連爸爸與親民黨主席宋爸爸,甚至趴在地上親吻台灣土地,比本土還要本土。而馬爸爸如果不是特別費問題曝光,涉及女兒在美國的費用,這個美國人阿爸的身分還可能隱藏相當長的時間。他們又「高尚」在哪裡?
其實,對台灣的政治人物不妨來個普查,看看哪些做美國人的阿公,哪些做阿爸(做祖母或母親亦然),像申報財產那樣公佈,一定很有意思。
在全球化的今天,甚麼國籍可以自由選擇,只要有國家願意接受。我們反對的是入籍是為了轉移贓款,也反對聲稱本土,卻做出賣本土的勾當。
八○年代,鄧小平的兒子鄧質方在美國留學,鄧小平成為美國人的阿公,沒有人敢責難他,甚至以身為美國人阿公的大家長身分為榮。如果美國與中國開戰,也是死仔囝打阿公,符合阿Q精神。這該是中國與台灣,專制國家與民主國家的根本區別了。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12.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