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介石與臺灣 | 最近有人提到蔣夫人時,總統夫人吳淑珍為了區隔陳水扁與蔣介石,稱蔣介石為獨裁者,引來章孝嚴的不滿,章孝嚴說蔣介石保衛了臺灣,並使臺灣的經濟繁榮,所以不是獨裁者。不知這是甚麼邏輯,保衛臺灣以及使臺灣的經濟繁榮就不是獨裁者?難道獨裁者就不能保衛臺灣、不能繁榮臺灣? 蔣介石到底是不是獨裁者只考驗一件事情就可認定,當年若有人將今日舊國民黨勢力辱罵陳水扁的用詞加在蔣介石身上,不知蔣介石能否像陳水扁一樣,讓這個人好好的活下來?大家都很清楚,若有人敢這樣辱罵蔣介石,必定屍骨無存,這不是獨裁者是甚麼? 再說,蔣介石當年利用萬年國會控制立法權,以警總閹割司法權,這就是標準的獨裁者。章孝嚴若是要為蔣介石辯解,應該說當年即使沒有蔣介石,一樣也會出現別個獨裁者,那年代所以會出現獨裁者,是因為歷史背景使然。章孝嚴以保衛臺灣以及繁榮臺灣來否認蔣介石的獨裁,根本就是錯誤的說法,因為他所說的都不是事實。 蔣介石若有那份能耐保衛臺灣,就不必讓共產黨追到臺灣來。事實上,真正保衛臺灣的是臺灣海峽以及美國第七艦隊。終戰初期美國雖然不喜歡蔣介石政權,但為了圍堵共產黨勢力的擴張,不得不在矛盾的情況下保衛臺灣。當年蔣介石若不來臺灣,無論逃到哪裡都會被共產黨消滅,而臺灣則會存在得更好,所以應該說臺灣保護了蔣介石,不是蔣介石保衛臺灣。 在經濟方面,因為日本在台灣打下相當好的基礎,加上臺灣全體居民的奮鬥,尤其是農民與工人強盛的生產力,才使臺灣的經濟繁榮,是臺灣居民養國民黨,不是國民黨養臺灣人。國民黨所保護的大企業只會吸消費者的血,對臺灣的經濟並無多大貢獻。真正使臺灣經濟繁榮最大的功臣是被國民黨冷落的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反應快,能搶到市場的先機,加上當年的臺灣人只要有錢賺,幾乎連命都不要,造成驚人的生產力,因而促進經濟的繁榮。當然,國民黨對中小企業的照顧雖然遠不如大企業,但也沒有迫害,其實沒有迫害是應該的,並不是恩惠。 舊國民黨勢力常說蔣介石的八年抗戰使臺灣「光復」,這又是顛倒是非的說詞。中日的戰爭並不是中國為臺灣打仗,而是日本侵略中國,中國不得不抗日。當年的蔣介石還把精銳部隊用來剿共,不是抗日,否則就不會有西安事變,張學良才真正主張抗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蔣介石政權是打個大敗仗,倒是同盟國打了勝仗,蔣介石卻藉機佔領了臺灣,使臺灣進入悲慘的命運:臺灣所以會有中共這一號敵人,就是蔣介石帶來的,大清帝國失去的領土何止臺灣的百倍,中共都不聞不問,為何只要臺灣?其原因就是蔣介石佔領了臺灣。 當年蔣介石若不來臺灣,無論是台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或是由聯合國託管,今日都會脫離其他國家的約束而擁有完整的主權,而且還是聯合國的會員國。 蔣介石佔領了臺灣,卻不認同臺灣這一塊地,與日本一樣,積極去臺灣化,連社團都不可以用到「臺灣」二字,日本是將臺灣的地名日本化,蔣家政權卻將臺灣的街道中國化,兩者都是以殖民統治的心態來統治臺灣。蔣介石因為不認同臺灣這一塊土地,即使很清楚不可能反攻大陸,也不願意在台灣建國,更不願意與共產黨政權和平談判,在「不戰不和」的情況下,提出「漢賊不兩立」的主張,使臺灣失去國際社會的空間,走入悲慘的命運。 臺灣人被日本統治初期,因為屬殖民統治,所以臺灣人與日本人並不平等。第二次大戰時,日本為了籠絡臺灣人,盡量提升臺灣人的地位,然而此舉並不能排除臺灣人對殖民統治的厭惡,所以在終戰初期,臺灣人將中國當作祖國,當時幾乎沒有人存有臺獨的意念,大家為「回歸祖國」而欣喜。然而,蔣介石接收臺灣之後,一方面去臺灣化,形成與日本一樣的殖民統治,一方面利用戶籍資料從事族群隔離,族群不平等的程度比日治時代還要嚴重,使本來厭惡日本的臺灣人變成喜歡日本,因為國民黨比日本人還差。 終戰前日本一直要求臺灣人歸化為日本人,是臺灣人不願意,然而終戰後臺灣人積極要當個中國人,卻不能與正牌中國人平等,所以逐漸產生不當中國人的想法。構成一個國家的基本要件與血統無關,臺灣人雖存有一部分漢人血統,但未必要與中國合併。 臺灣人所期待的蔣家政權都不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臺灣人,怎麼能期待共產黨政權會善待臺灣人,所以臺灣人建立自己的國家是必需的,只是舊國民黨勢力寧可與昔日的敵人和解,也不願意與臺灣人合組一個國家。 共產黨這一號敵人是國民黨惹出來的,現在他們卻聯合敵人對付臺灣人,也在臺灣造成意識形態對立。若蔣介石能認同臺灣,不從事族群隔離,以平等的態度對待臺灣人,相信臺灣不會有意識形態對立的問題。蔣介石從事族群隔離,舊國民黨勢力是既得利益者,當然會歌頌「蔣公」,但對臺灣人而言,他卻是造成臺灣困境的禍首。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2.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