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連宋搞「去政府化」的和談 |
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連戰決定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岸政權除了高規格禮遇連戰外,胡錦濤還邀請宋楚瑜率親民黨代表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參觀、訪問,引來國內一陣騷動,媒體界認定宋楚瑜是五十多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度主動邀請訪問的政黨領袖,好像對岸政權對台灣有很大的改變,事實上對岸政權的基本政策完全沒有變,真正變的是台灣。
幾十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只要認同「一個中國」,什麼都可以談,不過,他們又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中華民國」並不存在,對岸政權的主張就等於要台灣方面認同「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在這個條件下,對岸政權表示什麼都可以談,以前兩岸之間沒有交集就是卡在這一點。
幾十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方面要求以「去政府化」的模式和談,只要台灣方面「去政府化」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體制下和談,就等於認同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兩蔣時代台灣方面將對岸政權當作叛亂組織,執政黨不可能以「去政府化」的模式與「叛亂團體」和談。後來在野勢力雖然組成民進黨,但由於勢力薄弱,「共匪」不屑找民進黨從事黨對黨和談。李前總統執政時代,對岸政權還是一樣要台灣以「去政府化」的模式從事黨對黨的和談,當時執政的中國國民黨不贊成,在野的民進黨更反對,所以除了出現一段沒有交集的辜汪會談外,雙方還是沒有和談。
二○○○年以及二○○四年的總統大選民進黨雖然贏得選戰,可是在國會方面民進黨還是居弱勢,也是幾十年來台灣首度出現朝小野大的局面,民進黨與泛藍營分別執掌行政權與立法權,雙方嚴重對立。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評估,要求民進黨從事「去政府化」的談判幾乎不可能,所以對台灣以「打壓」取代「和談」,因而使台灣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感到厭惡,雙方更沒有交集。
這期間正好連戰懷著一股怨氣自投羅網,讓對岸政權有機可乘,在敵對國家之間,擊垮敵人最佳的方法是先分化敵人。對岸政權的政策完全沒有改變,倒是台灣的在野黨變了,以前無論執政黨或是在野黨都不會接受「去政府化」的和談,目前在野的連戰由於積怨太深,寧可與胡錦濤結盟,也不會與陳水扁談和,因而以「去政府化」的模式到對岸朝拜。
有不少人質疑,胡錦濤是要消滅「中華民國」的敵人,而陳水扁只不過是與連戰爭總統寶座的對手而已,連戰怎麼可能親「敵人」,遠「對手」?事實上連戰的心態是可以意會,胡錦濤是「台灣」的敵人,而陳水扁卻是「連戰」的政敵,政治人物未必會積極敵視國家的敵人,但會仇視自己的政敵,尤其是連戰的出身背景很容易對政敵咬牙切齒。
連戰是含著銀湯匙出生,從小就有人侍候,官運又相當順利,一生幾乎沒有嚐試過失敗的滋味,所以不能面對總統大選的失利,因而出現以「去政府化」的方式與國家的敵人結盟。泛藍營有人為連戰解套,表示陳水扁是一個言而無信的人,不值得和談。若陳水扁言而無信,難道中國共產黨就言而有信?兩蔣地下有知,真的要為他們的徒子徒孫的行為痛哭流涕。
中國國民黨加上親民黨才算是朝小野大的政局,若親民黨不與中國國民黨結盟,民進黨在國會就能掌握到真正的權力。很顯然的,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只給連戰甜頭,就會逼宋楚瑜與民進黨結盟,使民進黨在國會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對岸政權給了連戰高規格的禮遇,必需也要拉攏宋楚瑜,如此就可以在連戰與宋楚瑜之間產生「雞骨頭效應」,兩人為了搶雞骨頭,不得不向「主人」靠攏。當年中國國民黨就是利用這個方法收編各地方派系。在獨裁體制下辦一些不重要的選舉,地方派系為了搶雞骨頭,最後都向中國國民黨投靠,連、宋二人若是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賞賜,必將與陳水扁為敵。
國、親兩黨都解釋連、宋拜訪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利於台灣。一方面杯葛自己的政府,一方面又與敵人結盟,還說有利於台灣,不知這是什麼邏輯?
http://www.southnews.com.tw | (
2005.04.2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