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該解嚴的是連戰 |
連戰於二月二十七日對媒體宣告將派江丙坤率團赴「中華人民共和國」商談直航事件,他說政治要解嚴、族群要解嚴、兩岸要解嚴,事實上該解嚴的是連戰。解嚴當然是針對戒嚴而言,所謂戒嚴,就是以凍結憲法或法律部分條文為手段來限制人民的自由權,在政治、族群、兩岸帶頭戒嚴的都是連戰,是他該解嚴。
依國家體制的差異,有的國家行政與立法分立,有的則否,可是只要是民主國家,司法一定獨立,而且屬專業,政府必定依制度培養司法專業人員,非司法專業人員不得執行司法的工作。連戰帶頭的泛藍營以立法權侵犯司法權,訂定真調會條例,破壞司法獨立與專業的精神,踐踏憲政體制,產生實質性的戒嚴,該解嚴的是連戰才對。
台灣的司法人員或許因個別差異而有人親藍,有人親綠,但整體而言司法獨立是毋庸置疑的,執政黨並沒有那份能耐干預司法。去年三二○總統大選之後,連戰若覺得選舉有弊端,應該透過司法途徑追訴,可是連戰卻以群眾非法包圍凱達格蘭大道,壓迫行政單位,並妨礙附近居民人身的自由,產生實質性的戒嚴。由真調會、群眾暴力等事件看來,在政治層面上連戰是推動了實質性的戒嚴,該解嚴的是連戰,可是這位政治學博士卻要別人解嚴。
早期中國國民黨政權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採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態度,並告訴台灣人要「殺朱拔毛,解救同胞」,充分顯現出堅決反共的態度,可是在李前總統總統執政之後,他們由「反共」的立場變為「親共」,他們的做法是「反李親共」。
李前總統不只推動政治民主化,而且將總統平民化,對台灣的貢獻不小;可是中國法統勢力卻積極反李,只因為李前總統是台灣老住民(本省籍),這些中國法統勢力存有嚴重的族群歧視。再說自從台灣開放選舉之後,老住民可以支持新住民候選人,可是新住民支持老住民候選人者相當少,這也是族群歧視。這些存有族群優越感的人都是連宋的支持者,該在族群方面解嚴的是誰已經很清楚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只反台獨,還要消滅「中華民國」,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華民國」唯一的敵人,要捍衛「中華民國」的人應該抗拒「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戒嚴」,不應該「通敵」,那些主張「通敵」的人已不是「台奸」,而是「漢奸」,這些漢奸集團卻是連宋的支持者。
兩岸所以不能和談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不願意與台灣對等談判,而以「戒嚴」的心態對待台灣,所以該解嚴的是對岸與「漢奸」集團,連戰當然脫不了關係。政治人物也真奇妙,自己在推動「戒嚴」,嘴巴卻喊「解嚴」。
http://www.southnews.com.tw | (
2005.03.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