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連戰的救星 |
二○○○年前後宋楚瑜氣勢如虹,總統大選之後組了親民黨,立委選戰也出現亮麗的成績,突破了中國國民黨堅固的組織網。二○○四年的總統大選,宋楚瑜雖屈居副總統候選人的位子,可是他以及親民黨的民意支持度都不低。
然而大選後在高雄市議員補選時,親民黨不只在席次方面掛零,得票率也大為降低,民進黨的得票率與上一次議員選舉差不多,中國國民黨也沒有下降,只有台聯大幅成長。很顯然的,深綠色的票源移往台聯,有不少中性選民轉綠,而原來親民黨的支持者卻有不少人轉移到中國國民黨陣營甚至於綠營,才造成民進黨與中國國民黨的得票率沒多大變化,親民黨與台聯則是一消一長。
政治版圖所以起了那麼大的變化,最重要的原因是泛藍營的暴力群眾包圍凱達格蘭大道。以前黨外人士以及後來的民進黨為了推動民主也常出現群眾運動,當時的群眾運動完全是為公益,與私利無關,然而還是有很多沒有政治意識的民眾不能諒解。
這次泛藍營的暴力群眾運動完全為了政治立場與利益,無關公益,當然不能取得中性選民的諒解,所以泛藍營的民意支持度下降是必然的,而帶頭的連戰有可能泡沫化,因為一個政黨的氣勢急速衰退,帶頭的人將失去舞台,繼而出現世代交替的現象,所以連戰保不住黨魁的位子是很自然的現象。
可是,由目前的民意調查以及高雄市議員的補選,卻可發現被中性民眾唾棄的只是親民黨,中國國民黨還能穩住局面,當然也穩住連戰的舞台,該下台的連戰卻可以不下台。
「威權」是中國國民黨的傳統,所有擁有政治版圖的政客都會謹言慎行,不容易出現大動作,即使連戰緊抱舞台可能促使舞台被拖垮,擁有政治勢力的人還是不輕易發聲,就像一個聰明的人不會爬到樹上去搖芒果一樣,因為芒果掉下來會被別人撿走,在樹上冒著摔下來危險的人卻得不到芒果。
中國國民黨的資深政客也就是存有這種思想,若是冒險挑戰「威權」可能使自已受到傷害,卻讓別人坐享其成,所以不可能率先發難,造成中國國民黨可能因連戰緊抱舞台而造成舞台瓦解。幸好有一批年輕人扮演改革者的角色,使中國國民黨重生,這些年輕人還未建立政治版圖,沒有失去政治版圖的壓力,所以敢大膽的發出改革之聲。
新生代改革之聲還不足以促使中國國民黨改革,可是對外卻產生區隔親民黨的效應,使親民黨獨自背負「暴力」的形象,造成親民黨的民意支持度下降,中國國民黨卻沒有受到傷害,連戰當然也穩住主席的寶座,改革者的本意是要促成世代交替,但結果卻使連戰的地位更為穩固,這是始料未及的,連戰該下台而沒有下台,其救星卻是那些發出改革之聲要連戰下台的年輕人。
http://www.southnews.com.tw | (
2004.10.0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