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陳茂雄目錄  1

親民黨被中國黨區隔了

 

 二○○四年的總統大選前,親民黨一直認為宋楚瑜背著連戰走,因為,他們評估宋楚瑜的民意支持度遠大於連戰,所以,他們認定宋楚瑜居副是相當委屈,但最近親民黨的民意支持度竟然下滑到個位數,高雄市議員的補選也掛零,大部分親民黨的選票都移轉到中國國民黨。

 親民黨的政治人物說,他們的民意支持度所以會下滑,是因為有人提出國、親合併,使泛藍營支持者認為既然要合併,那支持哪一個政黨都一樣,所以橘色的支持者才移轉到藍色,這種說法在邏輯上是說不通,既然泛藍營支持者認定支持哪一個政黨都一樣,那為什麼只有橘色支持者移往藍色政治版圖,不發生藍色支持者移往橘色政治版圖?事實上,親民黨民意支持度下滑的原因是台灣意識的成長。

 泛藍營裡除了中國法統勢力具有大中國意識外,絕大多數人並沒有政治意識,他們所以會變成泛藍營的支持者,是因為早期中國國民黨收編了全國各山頭,所以他們只有派系觀念,沒有政治理念,這種人在台灣佔絕對多數。

 本來二○○四年的總統大選,民進黨幾乎沒有勝選的機會,可是,近年中國的打壓造成台灣人對中國的反感,泛藍營多數的政治主張與對岸政權相當接近,對岸政權又明顯表示親藍反綠,所以在台灣人的心目中,已將泛藍營當作中國的代言人,使陳水扁有機會連任。

 大選之後,泛藍營的暴力群眾在凱達格蘭大道施暴,使多數台灣人反感。多數泛藍營的支持者是沒有中心思想,然而,他們對暴力群眾感到不滿,也因此產生台灣意識,他們認為兩岸的中國人都不尊重台灣人,有的人因而轉綠,有的人由橘色變成藍色,所以親民黨的支持者大量減少,造成親民黨的民意支持度大量下滑,這是因為台灣意識成長,使多數台灣人抵制與中國較親近的人。

 親民黨的政治人物說因為有人規劃國、親兩黨合併才使親民黨的民意支持度下滑,事實正好相反,若是合併成功,形成藍綠對決,固然台灣意識快速成長,就算綠營佔了上風,藍營也不至於兵敗如山倒,可是中國國民黨成功的隔離親民黨,使中國代言人的角色由親民黨一黨獨挑,中國國民黨佔了淺藍色的政治版圖,而佔深藍色政治版圖的親民黨,很自然的被貼上中國代言人的標籤,這種政治勢力日漸萎縮是正常的。

 當年宋楚瑜身居省長要職,使追求特權的人急著向他靠攏;但今日他已不是「官」,已沒有那種魅力。昔日宋楚瑜有公家資源揮霍,今日卻沒有,難以吸引追求利益者的支持。在沒有特權、沒有利益的情況下,唯一能打的牌只有台灣意識,可是宋楚瑜又反台灣意識,難怪親民黨的行情愈來愈不看好。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4.09.23 )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