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陳茂雄目錄  1

改革者、小人物、小人

 

 若一個村莊的人因經濟不景氣而改行當強盜,整個村莊變成強盜窩,而且不聽勸阻,有理想的村民因而離開自己的村莊,投靠其他正常的村莊,並參加討伐強盜窩的行列,你可以說這些人是「變色蟲」嗎?即使以前他們信誓旦旦地說要保衛自己的村莊。

 邱德宏於七月十九日拜會李前總統,並有可能代表台聯參選立委,中國國民黨因而指責其為「變色蟲」,這也是中國國民黨的傳統文化,沒有反省能力,就像上述強盜窩一樣,從未反省自己錯誤的行為,只怪有人投靠他村,並與強盜窩為敵。

 勝敗乃兵家常事,選輸了應該重整旗鼓,準備下一次的選戰,可是中國國民黨跟著親民黨走,以作票與自導自演的槍擊案為藉口發動暴力的群眾運動,泛藍營的指責只有兩種情況下才可能成立:第一,全國的選務人員都幫陳水扁作弊;第二,全國的治安以及司法人員都是自導自演槍擊案的共犯。

 稍有一點腦筋的人都知道這兩點都不可能。驗票結果已證明民進黨沒有作票,槍擊案也經過親泛藍的李昌鈺鑑定其真實性。在這情況下,中國國民黨還不認輸,趕緊重整旗鼓再出發,整個政黨陷在翻案的夢幻境界。事實上中國國民黨是前科犯,民進黨不是,所以,多數民眾還是認定中國國民黨作弊的或然率遠比民進黨高。

 泛藍營的暴力群眾運動雖然也有掌聲,但掌聲大並不代表人數多,只有那些深藍色的人支持泛藍營的暴力行為,中性群眾都唾棄他們的做法。

 改革派的年輕人憂心中國國民黨的泡沫化,所以積極對中國國民黨建言,然而對連戰而言,從事改革就等於自己退出政治舞台,這是政治人物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選擇緊抱舞台,即使因而拖垮舞台也不在乎,有理想的人只好選擇離開中國國民黨,就像上述有理想的村民離開強盜窩一樣,此舉只為理想,與私利完全無關,不是「變色蟲」,而是「改革者」。

 一群民進黨的失意政客不能忍受政治舞台的轉移,所以投向泛藍營,他們透過媒體圍剿民進黨。民進黨的確有不少缺點,當然可以接受批評,筆者就常批評民進黨的缺失,但最重要的一點,筆者對有缺點的政黨都批評,不是專對民進黨。可是那些失意政客,專批判民進黨,只是民進黨有的缺點泛藍營都有,甚至於民進黨所沒有的他們也有,可是這些失意政客親近泛藍營,批判民進黨,很顯然地,他們完全為了私利,沒有理想。

 試想當年若中國國民黨提名許信良參選縣長,就不會有中壢事件,許信良有可能加入民進黨嗎?若民進黨提名許信良參選二○○○年總統,他可能離開民進黨嗎?這些失意政客在民進黨內失去舞台時,只好轉向泛藍營,在泛藍營又找不到舞台時,只好另組第三勢力期待成為關鍵少數,在今年立委選戰若是藍、綠都不過半,關鍵少數就有相當大的政治舞台。說來這些失意政客也太可憐,為了丁點政治利益而擺出難看的吃相,在政壇上扮演「小人物」的角色。

 有一些人骨子裡是泛藍營支持者,可是他們卻偽裝中立,力主族群平等,並譴責民進黨分化族群,民進黨也糊里糊塗地跟著喊族群平等的口號。事實上,台灣只有「認同」問題,沒有「族群」問題。台灣有人民、土地、政府、主權,已構成一個國家的基本條件,有的人認同台灣是一個國家,有的人則不認同,認同台灣的人各族群都有,甚至於連沒有台灣國籍的也有,曹長青就是明顯的例子,認同台灣的人也一直將曹長青當作道道地地的台灣人,不管他來自何處。

 相對地,不認同台灣是一個國家的人也有很多土生土長的台灣老住民,很顯然地,藍綠對決只有對台灣的認同問題,沒有族群問題。民進黨的失意政客敢公開支持泛藍營,雖然扮演「小人物」的角色,但不是「小人」,那些支持泛藍營卻偽裝中立的人才是「小人」。

 若台灣有族群問題,中國國民黨(含現在的中國新黨以及親民黨)要負全部責任,終戰初期絕大部分台灣人自認為是中國人,所以以回歸祖國的心情來迎接中國國民黨政權,只是中國國民黨根據戶籍資料實施族群隔離政策,台灣人也因為族群的不平等而逐漸想要建立自己的國家。

 政治民主化之後,本來很容易促使族群和諧,可是中國法統勢力一直不認同台灣,只認同中國,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是不爭的事實,他們卻要在台灣建立一個虛幻的中國,因而與認同台灣的政治勢力對立。

 中國國民黨以前實施族群隔離,是分化族群的元凶,政治民主化之後,為了選票,他們不敢提出族群不平等的主張,但還是與以前一樣不認同台灣。新住民雖然有不少人認同台灣,可是大部分人不認同,老住民則分裂成兩半,有的人認同台灣,有的則否,應該是認同台灣的人譴責中國法統勢力分裂台灣老住民族群,怎麼會變成「小人」來責備民進黨分化族群?

 台灣目前存有「改革者」、「小人物」、「小人」,「改革者」可佩,「小人物」可憐、「小人」可惡。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4.07.24 )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