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陳茂雄目錄  1

權力的制高點

 

 兩年前民進黨改變體制,由總統兼任黨主席,雖然有不少人反對,可是這些聲音很快被陳水扁魅力蓋住了。兩年後的今天,陳水扁連任總統,政局已趨穩定,民進黨黨主席的產生方式反而要回到原點,由黨員直選黨主席,使一般民眾感到茫然。其實其中道理很簡單,兩年前由總統兼任黨主席純是選舉考量;今日陳水扁要拋棄黨主席職位則是要佔住權力制高點。

 中國國民黨的傳統是由上而下的領導模式,多數人已養成聽從上意的習性,大家謹言慎行,所以聲音比較容易一致;民進黨正好相反,由於出身民主體制的在野政黨,權力基礎在於民眾,要出人頭地也不必仰賴上意,其權力架構是由下而上的互動,黨員的行事更不必揣摩上意,在這種體制下,隨時都可能有人放砲,所以民進黨若是黨、政分離,在選舉期間,黨務系統很有可能出現與扁團隊相左的言論,因而減弱選戰的氣勢,若由總統兼任黨主席,黨務系統與扁團隊合而為一,在選舉期間,不同的意見浮出檯面的機會就大為降低。

 今日陳水扁連任成功,已掌握到權力中心。然而民進黨成員的自主性相當高,由好的方面來想,民進黨不像中國國民黨一樣,屬威權領導的政黨,但往壞的一面思考,民進黨就沒有中國國民黨那樣講究倫理,在權力分配方面,並不是大家都在揣摩黨主席的意思行事。更嚴重的,有人類的地方就有鬥爭,尤其是黨、政內部鬥爭是在所難免的,陳水扁若繼續兼任黨主席,只是擺平黨內鬥爭就會折損他在黨內的地位。

 中國國民黨一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們認定陳水扁在培植接班人,事實上陳水扁若介入接班之爭,在黨內的地位將大為降低,若跳脫權力之爭,反而會佔住權力的制高點,變成大家的共主。很顯然的,陳水扁要擺脫黨主席的位子,是要跳脫黨內權力之爭,好佔住權力的制高點。

 一個人若要成為領袖人物,必要有特殊的路徑,介入權力圈是必然的,但成為領袖人物之後,反而要跳出權力圈其地位才會更上一層樓,掌握更大的權力。除了在幕府時代,日本天皇的地位已被神格化,但其權力達到最高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其原因是在那一時段天皇已跳脫權力圈,表面上是沒有權力,事實上是掌握到最高的權力,在國家政策或是權力鬥爭方面,天皇不輕易介入,但只要他有意見,所有人都會放棄自己的主見,甚至於會揣摩天皇的意見行事。

 不只政界有權力制高點的問題,連宗教界也有這種現象,在藍、綠兩大陣營對峙下,若證嚴法師以無黨籍的身分參選總統,當選應該沒有問題,她所以會有那麼高的地位是有其特殊原因,第一階段她將慈善事業與台灣人追求福報的心態融合在一起打造出慈濟的天下,兩個因素缺一不可。

 基督長老教會幾百年來也都是從事慈善事業,但其勢力有限,因為基督徒沒有因果觀念,只要信主就可以上天堂,在台灣這一類型的宗教不容易捲起太大的勢力。其他的佛教團體雖然也一樣以台灣人追求福報的心態吸收不少信徒,可是他們的勢力遠不如慈濟,因為他們將社會資源用來蓋「宮殿」、拓展個人勢力,不像慈濟將社會資源用之於社會。

 慈濟在台灣捲起一股相當大的勢力,但證嚴法師的地位又遠超出宗教領袖應有的地位,其原因有二:第一,證嚴法師成為宗教領袖之後,更顯現出他謙虛的一面;第二,他不介入慈濟系統的任何權力鬥爭,跳出權力圈,反而擁有最大的權力。

 李前總統不只是台聯的精神領袖,更是絕大部分泛綠支持者的精神領袖;宋楚瑜是親民黨的領袖,但絕不可能成為泛藍營支持者的精神領袖。所以會有這種區別,主要的原因是李前總統已跳脫泛綠營的權力圈,而宋楚瑜正陷入泛藍營的權力圈。

 立委選舉人脈是當選的重要因素,泛綠營的人脈遠不如泛藍營,可是年底的立委選舉泛藍營人脈功能的發揮會遠不如預期,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國民黨與親民黨表面上是合作,事實上各自在拓展政治空間。在泛綠營方面,因為李前總統已跳出權力圈,他只在乎泛綠營的發展,不在乎個人勢力的拓展,所以泛綠營容易合作。筆者曾向一位民進黨立委說,李前總統太關心民進黨,他立刻回應說,李前總統是關心台灣,不是民進黨。 

 平凡的人不介入權力圈就不可能擁有權力;領袖人物跳出權力圈反而擁有更大的權力。一直在權力圈打轉的人永遠不能達到權力的制高點。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4.06.26 )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