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陳茂雄目錄  1

台獨的希望在連宋

 

 陳總統的就職典禮致詞迴避了國家定位問題,競選期間所提的「制憲」變成「憲改」,雖然沒有說「四不一沒有」,但聲明「公元二○○○年五二○就職演說所楬櫫的原則和承諾,過去四年沒有改變,未來四年也不會改變」,這種說法事實上已等於承諾了「四不一沒有」。

 很顯然的,陳總統是在台獨、中國、美國之間找一個衝擊最小的平衡點,事實上,台灣的總統並不像美國的總統有那麼大的權力掌握國家政策,國家定位問題更不是總統一個人說了就算,所以,整個演講稿比較踏實的一部分就是「未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台灣與中國之間,將來發展任何形式的關係,只要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同意,我們都不排除」,以民意對抗外來的壓力本來就是最佳武器。

 總統就職之前,台、美雙方本來就有適度的溝通,所以,今年的就職演說美方當然沒有意見,中國官方雖然沒有特別表示,可是他們還是透過御用媒體圍剿,這也是意料中事。目前的中國並沒有讓步的必要,除非陳總統承認「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否則他們永遠會挑毛病。

 獨派也包容陳總統的演說,這種結果符合陳總統當初的規劃,期待就職演說的內容使美國能滿意,中國沒有藉口,獨派不反對,這些目標陳總統都已達到了。可是,目前國家定位方面,民進黨又回到終止戡亂初期中國國民黨政權時代的模糊狀態。蔣介石時代,認定大陸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對岸政權則為叛亂組織,這種說法雖然是一種欺人的夢幻主張,卻有明確的國家定位。

 終止戡亂之後,對岸已不是叛亂組織,他們有人民、土地、政府、主權,已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可是其領土卻也是中華民國的土地,依照事實,兩岸之間到底是一個國家或是兩個國家在台灣沒有人可以說清楚,台灣的國家定位完全模糊化。

 今日民進黨將已進入「兩國論」的台灣又帶入模糊化的國家定位,「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及統獨議題,目前在台灣尚未形成絕大多數的共識,所以個人明確的建議這些議題不宜在此次憲改的範圍之內」,上述說法,陳總統雖然只是建議,不是主張,但這種建議將台灣的國家定位帶往模糊化。

 陳總統承受到各方的壓力,所以,找一個最佳平衡點是無可厚非,然而,令人憂心的是獨派人士對陳總統說詞的認同。

 別忘了,當年李前總統在中國國民黨的模糊勢力中完成政治民主化,還將國家定位由「一個中國」拉到「兩國論」,其進展不能說不大,會有那麼大的貢獻除了李前總統的規劃外,民運人士及台獨人士的貢獻功不可沒,那時候他們與民進黨結合在一起,形成一股相當龐大的勢力。

 若沒有民運人士施壓,台灣可能出現國會改選、總統直選的民主制度嗎?若沒有台獨人士的施壓,「兩國論」也會那麼平穩的產生嗎?從表面上看來,民運人士與台獨人士都是強烈的反李份子,實質上這些人都成為李前總統的支柱,因為在他們反當時政府的政策時,就扮演了中國法統勢力及對岸政權的第一線敵人,李前總統反而扮演較中性的角色,因而有較大的揮灑空間。

 顯而易見的,陳總統往後四年,在國家定位方面是難有進展,因為獨派人士認同陳總統的說法,缺乏親台灣的反對勢力來撐住台灣主體性的立場。雖然台聯堅持台獨,可是其勢力與以前在野的民進黨有天壤之別,難成為中國法統勢力的勁敵。

 很顯然的,陳總統要自己扮演中國法統勢力及對岸政權的第一線敵人,揮灑空間趨近於零。獨派人士認同陳總統表面上是「愛陳水扁」,事實上是「害陳水扁」,使他在歷史上不能留下漂亮的紀錄。

 這也是台灣人的老毛病,大家都喜歡說好聽的話,不願意講真話。目前執政黨自己扮演中國法統勢力的第一線敵人,而且雙方勢均力敵,使執政黨在國家定位方面沒有改革之力。在美國方面,也因為藍綠雙方勢均力敵,積極介入台灣的政局,以求台海的穩定,所以「保持現狀」就變成未來四年施政的指標。

 台灣的國家定位若要有所進展,第一個希望就是中國國民黨本土化,使政局又變成三足鼎立,中國國民黨憑其嚴密的組織,只要隨著主流民意走,頂著台灣意識就有很大的空間取得政權,到時台灣化的國民黨又佔領後李登輝時代的中性政治版圖,民進黨不得不與台聯一起移動到強烈的台獨版圖,親民黨很自然的新黨化。

 只要代表中國法統勢力的政治團體萎縮,美國的態度當然會有相當大的改變,可惜這一條路幾乎完全行不通。最偉大的政治人物就是能從容下台,連戰沒有那麼偉大,連團隊會一直抱住舞台,即使拖垮舞台也在所不惜。更嚴重的是中國國民黨的傳統就是「威權」,所以培養出來的人都謹言慎行,不敢頂撞「威權」,雖然改革派也有所動作,但難成氣候。

 宋楚瑜很清楚只要出現三足鼎立的政局,自己就會被邊緣化,他必需拉住連戰才足以自保。正好連戰也抱住舞台不放,需要親民黨的奧援來抵制內部的改革派,一個要「名」,一個抓「權」,所以兩人可說是絕配,即使國、親不合併,連宋也會結盟,使中國國民黨的改革遙遙無期。

 最重要的是連宋缺乏政治資源,人脈逐漸鬆動,而且兩人的長期結盟,中國化的形象越來越明顯,中國國民黨的支持者會大量流向台聯,到時候泛藍營會新黨化,台聯則扮演強而有力的台獨,民進黨的政治版圖被擠往中性地帶,如此真的會出現具有台灣意識的民眾佔絕大多數,美國對台灣的觀感當會有很大的改變,台灣的國家定位會有明顯的進展,台獨的希望真的在於連宋。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4.05.24 )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