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同根與台灣異根 | 最近有人以謝長廷與梁牧養支持者的身分刊登廣告,責備陳總統心胸不夠開闊,只號召百萬人手護台灣,他說應該號召兩千三百萬人手拿國旗手護台灣。 手護台灣運動並非陳總統所發起,而是李前總統正名運動的延續,刊登廣告的人連這一點都不清楚,他若是謝長廷與梁牧養的支持者,那連戰與宋楚瑜豈不是要變成陳水扁的支持者?再說連上帝都不能號召全體人類,台灣的政治人物憑甚麼號召台灣全體居民?台灣目前面對的不是全體居民要做甚麼?而是有一部分居民與敵人站在同一陣線上。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之間曾經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是目前他們卻是愈走愈近;中國法統勢力與台灣人之間,不但無仇,還曾經一起在台灣生活數十年,可是中國法統勢力卻不能認同台灣。台灣有人民、土地、政府、主權,已形成一個完整的國家,可是中國法統勢力卻不認同這個國家。 二○○○年總統大選時,連戰與宋楚瑜之間也一樣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是他們今天卻可以合作;他們二人與民進黨之間只有政治版圖之間的競爭,並無深仇大恨,但他們之間卻完全沒有合作的空間。 所以會有這種差異,主要的是同根與異根的差別,屬同根的政治團體,即使再衝突,也有復合的機會;屬異根的政治團體,外表看來枝葉交錯不可分辨,卻不能互容。 終戰初期,國共內鬥,彼此之間種下深仇大恨,當時的台灣人屬被殖民統治階層,並沒有介入國、共之間的鬥爭,當時台灣民運人士只反中國國民黨,對中國共產黨則沒有甚麼印象,因為大家只了解中國國民黨的獨裁,不能體會中國共產黨之惡。相對的,中國共產黨也適度地同情台獨,因為他們是依政壇習性,拉次要的敵人打擊主要的敵人。 可是,當李前總統執政時,中國國民黨舊勢力的態度出現相當大的變化,他們槍口的方向由對著中國共產黨轉向台灣人,中國法統勢力執政時,他們是以「不談判、不接觸、不妥協」的「三不」對抗中國共產黨所提出的「三通」,可是在李前總統執政後,他們卻積極推動三通,由「反共」的態度轉為「親共」。 中國共產黨的態度也出現大轉變,他們原來是要消滅中國國民黨,對台灣人的處境則有相當程度的同情,可是,在台灣的政權本土化之後,他們敵視的對象則由中國國民黨轉向台灣人。 台灣人、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之間的糾葛所以會出現那麼大的變化,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之間屬同根的政治團體,他們具有中原優越感,將自己定位為「中原」,其鄰居則為蠻夷之邦。在他們的觀念中,台灣就屬蠻夷之邦,只有「中原」統治蠻夷之邦,自己不可能成為蠻夷之邦的人民。 在台灣人扮演被統治階層時,為了政治版圖之爭,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種下不共戴天之仇,可是由台灣人執政時,因為他們不認同「蠻夷之邦」,所以出現「國共合作」對付台灣人。今日若是還由中國法統勢力執政,相信他們還留在反共的階段。因為台灣與「中原」人士屬異根,所以他們不可能與台灣人合作建立一個理想的國家。 二○○○年的總統大選前,連戰與宋楚瑜由於政治版圖之爭而成為仇敵,兩人都將對方批得一文不值,更認定對方不適任總統職務,可是今年的總統大選,他們卻能搭配競選,將四年前互相攻擊的內容忘得一乾二淨。 相對的,二○○○年若是連戰或宋楚瑜當選總統,另一個人絕不可能與在野的民進黨合作,即使合作雙方也都不能加分,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中國國民黨與親民黨屬同根的政治團體,而這兩個政黨與民進黨則屬異根,即使一樣在野,也一樣不可能互容。 中國國民黨與親民黨同根的基礎,是建立在他們都代表中國法統勢力,他們只認同由中國法統勢力統治台灣,不能接受台灣產生本土化政權。由於他們抗拒政權本土化,所以必須抗拒政權民主化,因為由台灣人民依民主程序產生各級政府行政首長與民意代表,就會同步產生本土化政權。 當早期黨外人士與後來的民進黨從事民主運動時,含今日中國國民黨與親民黨的舊國民黨,乃極力抗拒政治民主化,他們堅決反對國會議員改選,因為他們認定萬年國會代表中國法統,若是改選國會議員,就會產生本土化的政權,失去中國法統勢力的圖騰。 當民進黨積極推動人民直選總統時,舊國民黨也極力抗拒,但他們不願意擔負反民主的罪名,所以創造出「委任直選」的荒謬名詞,既「委任」哪來「直選」?他們一路抗拒政治民主化,主要是擔心政治民主化會同步產生本土化的政權。 民主國家為了爭政治版圖而形成政治鬥爭是很正常的事,台灣面對的危機不是政治鬥爭,而是中國併吞的危機,更嚴重的是,台灣內部有一些政治團體與中國同根,他們同心協力對付異根的台灣人。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4.02.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