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陳茂雄目錄  1

中國黨大老與民進黨老大

 

 藍綠兩陣營的支持民眾都很清楚,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連戰的公務人員資歷是相當完整,可是卻缺乏群眾魅力,他若是出身民進黨,不要說成為總統候選人,恐怕連參選立法委員的機會都沒有。連主席所以能夠接任黨主席,並參選二○○四年的總統,主要原因是他曾任中國國民黨第一副主席以及副總統,並參選過二○○○年的總統。

 平心而論,與民進黨比起來,中國國民黨的政治人物是比較講究政治倫理,資深政治人物很自然就變成大老,除了在黨內被尊重外,對政黨的決策還是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中國國民黨所以比較講究政治倫理,是因為幾十年來它屬獨裁的執政黨,官僚體系成為政壇上的主流,民選的民意代表反而成為花瓶,要在中國國民黨體系出人頭地必須仰上級的鼻息,整個政黨的串聯有若師徒或師兄弟的關係,所以比較講究政治倫理,其政治倫理是與獨裁統治有直接的關係。

 相對地,民進黨並沒有獨裁統治的經歷,官僚體系不是政壇上的主流,民意代表更不是花瓶,政治人物要出人頭地不能依賴上級提拔,而是依賴民眾的支持,政治人物的權力乃是來自民眾,擁有群眾就擁有權力,當然也變成老大,若是失去民眾,就失去權力,即使資格再老也沒有用,所以民進黨只有老大,沒有大老,整個政黨幾乎沒有政治倫理。

 由於環境的變遷,民眾所喜愛的政治人物也一直在變,早期獨裁體制時代,民眾對獨裁政權敢怒不敢言,當時敢反抗獨裁政權的人就變成民眾心目中的英雄,所以,早期民進黨的主流就是政治犯。

 進入民主體制之後,「英雄」的角色失去了著力點,所以政治犯的舞台逐漸消失,最嚴重的是民進黨並沒有大老,失去政治舞台的政治犯並不能因為經歷特殊而成為黨內大老,才造成兩任的黨主席離家出走,所以會有這種結局是因為失去舞台的政治犯為了尋找新舞台而與支持群眾衝突。

 一般民進黨支持群眾對施明德與許信良相當不諒解,因為民眾認定兩位黨主席傷及民進黨,因而譴責他們沒有顧全大局,事實上這種說法未必公平,施、許二人是人,不是上帝,他們一樣有平凡人的七情六慾,政治人物爭政治舞台是相當正常的事。親兄弟分財產時都會斤斤計較,朋友之間為追求政治版圖而衝突並沒有甚麼大不了。連親兄弟都不能「顧全大局」,怎麼能要求政治人物放棄政治舞台?

 所有民進黨政治人物的政治版圖,幾乎都與陳總統重疊,也就是民進黨各政治人物的支持群眾,幾乎都是陳總統的支持群眾,任何人反扁,就會被自己的支持群眾唾棄,所以陳總統很自然的變成民進黨的老大,扁團隊也變成民進黨的權力核心。

 本來「接班人」是獨裁體制的產物,進入民主體制就沒有所謂接班人的問題,然而,擁有民主體制的台灣卻屬於例外,因為台灣仍屬於人治的社會,很容易因「老大」的誘導,致使群眾支持欽定人選,所以仍然有接班人的問題。

 陳水扁總統目前是民進黨的老大,但那些資深的政治人物並不能成為大老,只要不是欽定人選,就很難成為下一屆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除非陳水扁在這一次大選中落選,使民進黨的政治版圖重新洗牌,所以對總統一職有企圖心的人,很容易期待陳水扁落選,這是民進黨的危機。

 由綠轉藍的反扁人士,有不少人透過媒體反扁,它幾乎沒有任何功效,只要公開反扁,就會被歸類為泛藍營,泛藍營本來就積極打扁,多幾個由綠轉藍的人加入,對大局並沒有甚麼改變。

 泛綠營重量級人士與泛藍營和解,對民進黨才具有殺傷力,以前施明德的大和解沒有發揮功效是因為方法錯誤,施明德所推動的是概括式的和解,在民眾的心目中,施明德只不過是由綠轉藍而已,其大和解傷不了民進黨,反而是施明德自己受到重創,當年若是施明德選擇議題和解,受創的會是民進黨,施明德反而會增加政治版圖。

 今日陳總統面對的最大危機,就是泛綠營重量級人士與泛藍營選擇議題和解,只要那些議題是民進黨支持者期待的,而且是民進黨由於其他因素而遲未著手推動的議題,例如非核家園的議題是民進黨支持者所期待的,而民進黨之所以不敢推動,是因為國會議員的壓迫,今日若是泛綠營有人以非核家園的議題與泛藍營和解,泛藍營會加分,泛綠營的和解人也會因為利用選舉,成功的推動非核家園計畫,而增加自己的政治版圖,只有陳水扁扣分。

 在台灣成長的各政黨,都會有幾分同質性,好壞差不了多少,多數泛綠營支持者之所以支持民進黨,並不是陳水扁優於連宋,而是陳水扁的根在台灣,他所訂的政策會偏向抗拒中國的併吞;而泛藍營的根在中國,若由泛藍營執政,台海兩岸之間將快速三通,使台灣的經濟活動大量移往中國,促使中國以經濟消滅台灣。他們也會承認中國學歷,促使台灣子弟移往中國接受教育,加速台灣的滅亡。

 多數台灣人已很清楚這種危機,這也是陳水扁可能致勝的原因。然而,若是有民進黨重量級人士,以民進黨支持群眾可以接受的議題與泛藍營和解,將會淡化中國滅台的意識,此舉將會很輕易的擊垮陳水扁的優勢。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4.01.05 )

最近更新目錄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