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陳茂雄目錄  1

中國法統勢力才蠻橫無恥

 

 最近有一位國民黨要員批評李前總統「無恥」,這位要員在李前總統未卸任前,一直期待總統關愛的眼神,想不到在李前總統卸任後,竟然以「無恥」這麼惡毒的字眼來批評。一個人知道自己背離了社會規範仍然沒有羞愧之心往往被稱為無恥,若是行事光明磊落,當然就不需要存有羞愧之心。那些為了爭取利益,罔顧道義的人若還有良知,應該要有羞愧之心,若沒有良知,當然稱為「無恥」。

 李前總統雖是台灣意識的精神領袖,但也有些人對他咬牙切齒,這兩方面到底是誰「無恥」是值得探討。中國法統勢力所以痛恨李前總統是因為李前總統改變台灣的政治生態,在蔣家政權執政時代,是由中國法統勢力殖民統治台灣,統治階層屬外來政權,台灣人屬被統治者。李前總統執政之後,最大的變化就是政治民主化,而與政治民主化同步產生的則為政權本土化,這是中國法統勢力所不能接受的,由於他們抗拒本土化,所以在李前總統執政不久,他們就集體離開國民黨。

 中國法統勢力心中只有中國,沒有台灣,但又不願意回歸他們的祖國,在台灣繼續搜刮民脂民膏,對台灣人來說,真是情何以堪。多數台灣人痛恨中國法統勢力依台灣而生活卻不認同台灣,但絕不能稱這些人「無恥」,因為他們從未認定他們是台灣人,他們遵從的是中國的社會規範,而中國人一向認定自己為「中原」,其他地區則為蠻夷之邦,當自己積弱不振時會大喊和平,強盛時必定要侵略「蠻夷之邦」。

 除非中國法統勢力徹底被瓦解,否則不認同台灣是必然的,這也符合他們中國的社會規範,所以他們是「蠻橫」,不是「無恥」。

 泛藍營批評李前總統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卸任後卻說「中華民國」已不存在,若以這點來批評李前總統「無恥」,那是過度扭曲事實。李前總統說的完全正確,中華民國於一九一二年成立,在一九四九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主張「一個中國」的人若還有一點良心就不應該否認這個事實,尤其是認同對岸政權又主張「一個中國」的人若不承認「中華民國」已消失的事實就代表他是一個完全沒有是非的人。

 「中華民國」雖於一九四九年被中國共產黨消滅,然而其流亡政府卻流竄來台灣,可是在台灣政治民主化之後,本土化政權取代了中國法統勢力的政權,「中華民國」已徹底消失,其所剩下的只是「國號」,不是「國家」。與中國「田無溝,水無流」的台灣卻頂著「中華民國」的國號真的是不倫不類,所以,李前總統的正名運動是光明磊落,哪來「無恥」?

 依馬關條約台灣的主權屬於日本;依舊金山和約日本放棄台灣的主權,所以台灣的主權屬台灣全體居民,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實,不幸的在終戰後台灣被國民黨政權佔領,更嚴重的是他們利用戶籍資料實施族群隔離,在國民黨極權統治下台灣人變成被統治者,稍有良知的台灣人應該爭取自由、平等、民主,使全體台灣人不分族群都變成台灣的主人,其方法可分為體制外改革與體制內改革,體制外改革就是不認同佔領台灣的「中華民國」,而以推翻「中華民國」為手段以爭取台灣的自主性;體制內改革就是先認同「中華民國」,進入體制內改革,使外來政權變成本土政權,最後以正名的方式使台灣完全自主。

 李前總統就是體制內改革的代表人物,從他與司馬遼太郎的對話中提出「台灣人的悲哀」就可體會到在擔任總統期間爭取台灣人自主的心境,自他從政到今日為止,爭取台灣人自主的信念始終如一,他的體制內改革的過程,就像一個村莊被一個強盜集團佔領,村民逐退強盜集團的方法有二:第一、逃到村外召募壯丁,與強盜集團決一死戰;第二,進入強盜集團內活動,最好變成強盜集團的首領,再使強盜集團變成善良的村民,最後要做的是「正名」以去除強盜集團的名號,這屬一場不流血的戰鬥。李前總統以台灣人的立場爭取台灣人的自主,是一種光明磊落的行為,哪來「無恥」?

 世界各國被佔領時,本國人都會用各種方式對抗外來政權,很少人會依附強權以享榮華富貴。國民黨政權嘴巴說的是大家都是中國人,可是堅定從事族群隔離政策,製造族群的不平等。在台灣政治民主化、本土化之後,他們基於不認同台灣的心態,由「反共」的立場變成「親共」,雖然中國共產黨曾經是他們的政敵,卻為自己的同胞;台灣人雖然是他們曾經並肩作戰的朋友,可是為外人。

 很顯然的,中國法統勢力從未將台灣人當作自己的人。一個正常的人,應該會爭取自主,可是有些台灣人卻依附外來勢力,只爭取「奴才頭」的位子,不知道要當主人,這些人才是「無恥」。

 兩蔣時代,蔣家可以控制立法單位與司法單位,屬獨裁政治是毋庸置疑的,他們也抗拒政治本土化才會寧可讓台灣變成國際孤兒,也不願意依列強的意見以台灣的名義留在聯合國。李前總統雖然對國民黨的所作所為不滿,但從未批評經國先生,因為經國先生提拔過李前總統,依台灣的社會規範批評有恩於自己的人會被認定為「無恥」。

 相對的,有些吃李前總統奶水長大的人,在李前總統卸任後乃加以圍剿,這才是「無恥」,尤其是有人在舊勢力興盛時,依附舊勢力對抗李前總統;舊勢力衰退後則期待李前總統關愛的眼神;在李前總統卸任後則加入反李行列,這種人已不能以「無恥」來形容了。

 有不少台獨運動人士在李前總統執政時極力批判李前總統,可是在他卸任後卻大為推崇。看來台獨運動人士的人格與那些「無恥」之輩有天壤之別。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3.12.12)

最近更新目錄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