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陳茂雄目錄  1政治修理站

中國法統企圖纏勒台灣致死

 

 自由時報報導親中人士在中國的活動,引起泛藍營的不滿,中國國民黨發言人抨擊自由時報是陳水扁的打手,這是相當荒謬的說詞,若說自由時報親本土化那還不離譜,但絕不是任何人或政黨的打手。

 自由時報一向被認定是親李登輝的報紙,但還是會出現批評李前總統的政論,若大家不健忘的話,在李前總統卸任以前,筆者批李的文章就時常出現在自由時報。用另一個角度看,親泛藍營的兩報可能刊登批連或是批宋的文章嗎?談「打手」,自由時報還擠不上榜。

 自由時報算是親本土化的報紙,也因為如此才會有今日的困擾,中國法統勢力不認同臺灣,所以積極打擊本土化的一切;他們認同中國,可是又不願意回歸祖國,這是他們的苦悶,一個人不能認同自己所定居的地方,也是一件相當可憐的事。

 目前中國法統勢力所積極要做的是奪得政權,以便代表中國法統來統治臺灣,某些臺灣人為了利益與特權,變成中國法統勢力的外圍份子,積極參與打擊本土勢力,這些人才是真正的「打手」。

 中國法統勢力及其打手為了對抗本土勢力,常用詭辯手法模糊一般民眾的思路,最近他們打出「捍衛中華民國」的口號以對抗本土勢力的正名運動,然而,兩岸之間的關係他們則以「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來詮釋,只是矛盾百出。

 只有兩種人才是真正「捍衛中華民國」:第一種是將對岸政權當做叛亂組織,「中華民國」代表中國;第二種是認同對岸是一個國家,所以兩岸之間一個是「中華民國」,另一個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法統勢力及其打手並不屬上述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定對岸政權是叛亂組織,所以,對待對岸的基本態度應該遵循經國先生「不談判、不接觸、不妥協」的主張,否則就變成「通匪」,應該被判刑。中國法統勢力及其打手不只沒有用「三不」來對待共產黨政權,還以朝聖的態度來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他們絕對不是「中華民國」捍衛者。

 第二種「捍衛中華民國」的角色則是認同對岸為一個國家,如此兩岸之間必定是兩個中國,怎麼會是「一個中國」?依這種說法也一樣可以明確看出中國法統勢力絕不是在「捍衛中華民國」。很顯然的,中國法統勢力及其打手的「捍衛中華民國」是一種詭辯,已出現相當嚴重的矛盾,他們真正的立場是不認同臺灣,不接受臺灣人與中國法統勢力平等參政。

 屬中國法統勢力的人並不多,本來不太可能興風作浪,問題是臺灣人的人性很特殊,使中國法統勢力有機會腐蝕臺灣:屬弱勢族群的臺灣人比較會排斥同質性高的人,所以,內部很容易呈對立的狀態,有些人常藉外力來打擊敵對勢力,這種不正常的結盟,臺灣人不只不會成為主流,還扮演外來勢力的外圍份子。中國法統勢力雖然人數不多,然而,若是加上外圍份子則變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賺錢是商人的主要目標,所以,有一些臺商就到對岸找出路,此舉正好幫助對岸產業提升競爭力,搶奪臺灣的市場,使臺灣的經濟蕭條,失業率竄升。中國法統勢力只認同中國,不認同臺灣,所以積極訂定有利於中國的政策,諸如三通等,幫助中國以經濟擊垮臺灣。又因為三通可以降低臺商經濟活動移往中國的成本,如此造成多數臺商的經濟活動移往中國,其與中國法統勢力的關係也遠優於本土勢力,促使中國法統勢力快速成長。

 具有氣根的植物如榕樹等,會依賴鳥類的幫助,將樹籽散播在其他樹上,在其發芽成長過程中,乃依賴其氣根吸收寄主的養分,而且緊緊的纏在寄主的樹幹上,最後寄主就走上死亡之路,而寄生的樹木就取代寄主的空間,這種喧賓奪主的現象在森林中屢見不鮮,而且成為原野奇觀。

 這種寄生植物常被稱為纏勒植物,因為它會將寄主活活勒死。並不是所有樹木都會被寄生,枝幹光滑且沒有凹槽的樹木就不容易被寄生,因為含有樹籽的鳥類糞便不容易沾在這種樹上,只有像茄苳之類的樹木,樹幹表面粗糙或含有凹槽才容易被寄生。多數含有氣根的樹木會有寄生在其他樹木的能力,但一棵樹會不會變成寄主,端看自己的特性。

 中國法統勢力脫離母體飄洋過海來到臺灣並寄生在台灣,剛好臺灣就像茄苳樹一樣,很容易變成寄主,因為部分臺灣人排斥同質性高的人,寧可當外來勢力的外圍份子,也不願意與自己的人合作。又因為臺商只想賺錢,很容易成為中國法統勢力打擊本土勢力的工具,幫助中國法統勢力坐大。親中媒體則像中國法統勢力的氣根,不只幫中國法統勢力吸收臺灣的養分,而且緊緊地纏勒著臺灣,若臺灣沒有能力擺脫「纏勒植物」的寄生,大概很快會被勒死。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3.09.20)

最近更新目錄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