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陳茂雄目錄  1政治修理站

民進黨擴大版圖的依恃

 

 蘆洲發生火災,政客立刻對蘇貞昌追擊,責備蘇貞昌只專注總統大選,才會發生蘆洲的災難。蘆洲的火災是有人自焚所引起,在任何地區,只要有人自焚或縱火就會成災,無關政治,從任何角度看,都不能將蘆洲火災與總統大選扯上關係,倒是那些政客追擊蘇貞昌才是為了總統大選所從事的政治鬥爭。

 那些政客所以會追擊蘇貞昌,就是認定蘇貞昌有可能被陳總統挑選為副總統候選人,所以積極打擊蘇貞昌,盡量破壞他的形象,使他在總統大選中,扮演扣分的角色,這是一種鬥爭的手段,它就像前一陣子某些教授群批判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的教改一樣,將所有火力集中攻擊李遠哲,自己又提不出有力的政策,最重要的是教改並非集中在李遠哲一人身上,只追擊李院長一人不是為教改,而是要鬥臭李遠哲,使他對總統大選的影響力降低。

 為了總統大選,政客利用蘆洲火災追擊蘇貞昌,更惡毒的是親中國法統勢力的媒體利用陳總統與呂副總統最近的對話來挑撥呂副總統,他們的策略是宣告蘇貞昌為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再來嘲弄呂副總統,並批判陳總統獨裁,拋棄了呂副總統。一向敵視呂副總統的親中媒體,竟然會關心呂副總統是否連任的問題,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呂副總統與蘇貞昌的關係一向不錯,若能離間他們兩人,就等於泛藍營打了一次勝仗,若能引起總統與副總統之間的衝突,等於是他們附加的戰利品。不過他們不可能如願,一則依呂副總統的智慧,不可能成為他們鬥爭的工具;一則民進黨政治人物的政治版圖已形成共同政治版圖,沒有人能夠脫離共同政治版圖還具有影響力。

 有多位泛藍營政治人物脫離自己的政黨還能保有美好的政治版圖,可是任何民進黨員只要退出民進黨,原來的政治版圖就消失殆盡。其原因是泛綠營的共同政治版圖大,而政治人物的個人政治版圖小,失去共同政治版圖,幾乎就要退出政壇;泛藍營正好相反,個人的政治版圖大,而共同的政治版圖不明顯,所以脫離自己的政黨照樣還有揮灑的空間。泛綠營形成共同的政治版圖,而這個政治版圖所推出來的候選人就變成精神領袖。任何人對抗精神領袖,就會被逐出共同政治版圖。

 1996年總統大選時,共同政治版圖的精神領袖是彭教授,當時對抗彭教授的政治人物都被逐出共同政治版圖。2000年的總統大選,泛綠營的共同政治版圖支持陳水扁,所以陳總統就成為這個政治版圖的精神領袖,泛綠營任何對抗陳總統的政治人物也照樣被逐出這個政治版圖。有人居心叵測,慫恿林義雄參選2004年的總統大選以分散陳水扁的票源,有智慧的林義雄不只婉拒這些人的邀請,還公開表態支持陳水扁。相信民進黨的重量級政治人物都會有林義雄的智慧,不至於扮演泛藍營的鬥爭工具而對抗泛綠營所推出的候選人。

 因為泛綠營政治人物沒有人敢反對陳水扁,所以泛藍營一直抨擊陳水扁獨裁,事實上陳總統不是獨裁,而是強人。所謂獨裁就是沒有依照民主程序建立制度,是一種人治的社會;而強人則是被授予強大的權力,依制度行事,而其權力來源乃依民主程序所產生。

 泛綠營形成共同政治版圖,這個版圖當然授予精神領袖權力,所以陳水扁在泛綠營有很大的揮灑空間。泛藍營的共同政治版圖不明顯,重大選舉僅屬個人的政治版圖結盟,其內部是鬥爭與合作並存,例如2004年的總統大選因為要與民進黨爭政治資源,所以不得不合作,但沒有形成共同政治版圖。由於沒有形成共同政治版圖,泛藍營的總統選戰,副總統的人選乃居重要的地位,總統與副總統之間若是同質性小,互容性大,一加一的政治版圖就會接近二;若是二人的同質性大,互容性小,一加一就會接近一,有時候還會小於一。泛綠營既然形成共同政治版圖,總統候選人與副總統候選人的政治版圖幾乎重疊,所以副總統候選人的人選就沒有泛藍營那麼敏感。

 泛綠營所以會形成共同政治版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支持者有明顯的政治理念,那就是台灣意識,而具有臺灣意識的人愈來愈多,也就是泛綠營的共同政治版圖愈來愈大;相對的泛藍營沒有鮮明的政治訴求,以前他們曾經以「統一」來對抗泛綠營的「獨立」,加上以對岸的武力來恫嚇臺灣人,對泛綠營形成相當大的壓力。然而近年來由於中國對臺灣的打壓,使多數臺灣人對中國反感,「統一」的市場因而快速衰退。沒有鮮明的政治訴求,當然不容易形成共同政治版圖,所以泛藍營的合作,僅屬為政治利益結盟而已,形成合作與鬥爭的一種平衡狀態。

 臺灣已進入民主體制,又經過政黨輪替的洗禮,各政黨的能力與操守已相差無幾,然而民進黨卻可依恃臺灣意識而形成共同政治版圖。在選舉技巧方面民進黨是優於泛藍營,可是,在組織、人脈、政治敏感度方面卻遠不如泛藍營,綜合起來泛綠營是不如泛藍營。今日民進黨所依恃的只有臺灣意識,它使泛綠營形成共同政治版圖,這是泛綠營唯一能獲勝的因素。

 臺灣只要有中國法統勢力存在就會使臺灣意識成長,也因此形成泛綠營的共同政治版圖。這是一件相當諷刺的事,中國法統勢力是民進黨的敵對勢力,可是民進黨卻依賴它成長;中國法統勢力是泛藍營的堅定支持者,可是它卻阻礙了泛藍營的本土化,造成泛藍營的萎縮。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3.09.12)

最近更新目錄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