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陳茂雄目錄  1政治修理站

王金平分不清奶嘴與奶水

 

 立法院長王金平一向被列為李系人馬,與宋楚瑜之間有不小的隔閡,所以,連戰與宋楚瑜搭配參選總統副總統造成王院長尷尬的局面,上次總統大選,王院長全力挺連戰,當然與宋楚瑜嚴重對立,這次總統大選,想不到宋楚瑜甘心居副,與連戰搭配參選。剛開始王院長是被邊緣化,打不進國、親聯合團隊的核心,想要幫連、宋的忙也插不上手。

 在民進黨打出一邊一國與公投立法之後,原本居劣勢的陳總統聲勢直逼連、宋,主要的原因是本土意識抬頭。泛藍營為了搶佔本土化的政治版圖,連、宋團隊開始動王金平的腦筋,要他擔任泛藍營總統大選競選總部的主任委員,王院長很清楚在連、宋陣營中,自己只不過扮演「工具」而已,所以,提出一個讓本土化人士叫好的說詞,他問連宋的結合是為國家的利益或是個人的利益。可惜他的掌聲只延續幾天,最後他還是認同連、宋的參選。

 若說所有政治人物都是騙子並不為過,他們會告訴選民說,自己所以會參選,都是為國家、社會,事實上每個人都是為自己,若是為自己而參選,同時也關心國家、社會的利益已算是最了不起的政治人物,多數政治人物只關心自己的政治利益,不會思考國家的前途。

 真正為國家、社會而參選的只有在獨裁體制時代的黨外人士,他們幾乎不可能當選,而且可能因參選而坐牢,當時他們投入選戰只為了利用選舉的機會對選民陳述政壇上的真相而已。

 今日已進入民主體制,幾乎所有政治人物都是為自己的政治利益而參選,好的政治人物在維護自己的政治版圖時,也會思考國家、社會的利益,惡劣的政治人物則可以犧牲國家、社會的利益來維護自己的政治版圖。倒是一些基層人士會為理想而奮鬥,所以會如此,主要的原因是基層人士沒有機會沾到政治利益,所以追求理想的立場不會改變。

 宋楚瑜果然與一般政治人物一樣,回應王院長說,他們是為國家而參選,不是為政黨的利益或個人的名位。若是一般政治人物如此陳述或許可以騙過選民,但這一席話出自宋主席之口連三歲孩童都騙不了。上次總統大選期間,連戰與宋楚瑜之間都以最惡毒的口氣攻擊對方,尤其是爆出興票案時,連戰將宋楚瑜批得一文不值。

 總統選舉那一天晚上,宋楚瑜支持者自他的競選總部移師到國民黨的中央黨部,暴力行為層出不窮,當時台北地區已面對暴徒推動暴亂的危機。宋陣營認定他們所以會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是因為國民黨提名錯誤,才造成民進黨有執政的機會。在國民黨方面,依連戰的說詞,宋楚瑜的品德有瑕疵,不能擔任國家元首;宋陣營則嚴厲指責國民黨提名不當,也就是指責國民黨提了不適任的連戰。

 奇怪的是上一次大選雙方都強烈表示對方不適任國家元首,這次雙方卻合作,難道這也是為國家、社會而合作?很顯然的,兩人的合作並不是為國家、社會,而是為自己的利益,才會與仇敵合作來打天下。若說他們以前判斷錯誤,也應該對社會有所交代。

 連、宋的合作,除了個人政治利益外,中國法統勢力不認同臺灣也是重要因素,依他們的觀念,只要是中國法統勢力執政,誰當總統他們都不在乎,他們唯一關心的就是不能讓本土化人士執政,諸如李前總統、陳總統都是他們仇視的對象,他們真正的目標是擊垮本土勢力。

 有人憂心,上一次宋楚瑜選輸了他們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這一次連、宋若是選輸了,他們又要包圍誰?宋楚瑜口口聲聲的說要遵守體制,事實上他最不遵守體制,上一次總統大選他不依體制參加國民黨內部的初選,因為他的脫黨參選才使國民黨下野,自己不遵守體制,還將「遵守體制」掛在嘴巴上,他這種能耐也真是世界上少有。

 連戰若走李前總統路線,他這一次當選總統的機會相當大,因為民進黨面臨經濟蕭條的壓力,很容易被其他本土化的政黨所取代。問題是連團隊幾乎都是中國法統勢力的天下,只有反李登輝,不可能走李登輝路線,這對王金平影響相當大,國民黨若走本土化路線,王金平在政壇上就有相當輝煌的未來,可是今日的國民黨被中國法統勢力包圍,王金平被邊緣化是必然的,就算他要走中國法統勢力的路線,也打不進連團隊,連戰與宋楚瑜合作,王金平的空間更是快速萎縮。

 上一次立委選舉後,南部有人向王院長建議,可以考慮到臺聯發展,扮演李前總統接班人的角色,但因為他太過於謹慎,不敢做太大的變動,所以沒有接受,這也是臺灣老住民(本省籍)的通病,弱勢族群出身的老住民對自己所擁有會相當珍惜,所以不敢有太大的改變,即使自己的政治版圖日趨萎縮也不例外。

 宋楚瑜出身強勢族群的新住民,個性不會像老住民那麼拘謹,比較有「拿得起,放得下」的習性。李前總統剛接任總統職位時,在黨政軍特各方面都沒有勢力,可是宋楚瑜敢押李前總統這一邊,因為他敢豪賭,賭贏了就變成政壇上要人,賭輸了就退出政壇。若他依舊勢力,因為輩份太低,不可能擠入權力核心,只能含著奶嘴,卻喝不到奶水,到今日還是個小角色。然而他的魄力夠,敢依新人,放棄舊勢力,結果他走對了路,今日成為一方霸主。

 王金平若進了臺聯,很容易成為本土勢力的龍頭,別忘了臺聯今日積極推動臺獨的人有不少人出身於國民黨,今日卻變成本土化的政治明星,這也是臺灣人可愛的地方,沒有人會過問你昨日在做什麼,只關心今日你扮演甚麼角色,臺聯雖是小黨,但王金平進了臺聯卻將變成泛綠營要角,會受到泛綠營的禮遇。可惜臺灣老住民習性過度保守,不敢做太大的變動。

 今日的政壇與四年前完全不同,四年前政壇上分成本土勢力、外來勢力、模糊勢力三個版圖,而以模糊勢力的版圖最大,然而,自從連戰與李前總統決裂之後,模糊勢力逐漸瓦解,今日已形成本土勢力與外來勢力對決,不只王金平,所有具有本土化形象而留在國民黨的政治人物其政治版圖都大為萎縮。

 一位友人能言善道,反應快,點子多,對政壇上的企圖心旺盛。十多年前筆者建議他代表民進黨參選,民進黨主委也承諾幫他通過初選,可是當時民進黨是一個小黨,所以他遊走於國、民兩黨之間,不願意全心投入民進黨,可是他含著國民黨的奶嘴,卻喝不到奶水。當民進黨無預警的執政,他才想到走民進黨路線,可是民進黨也只剩下奶嘴,已沒有奶水可以分配。有智慧的人會到成長中的政治版圖當龍頭,不會當老化政治勢力的外圍份子。搶對先機的人喝奶水,失去先機的人吸奶嘴。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3.09.13)

最近更新目錄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