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陳茂雄目錄  1政治修理站

防治中國肺炎的罩門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宣布台灣是世界上中國肺炎(SARS)蔓延最快的地方,臺灣的醫療水準已被列為先進國家,生活水準也在一般水平之上,然而中國肺炎的防治卻落人之後,此乃由於臺灣被舊文化所束縛,阻礙新文化的形成。

 日治時代以及終戰初期,肺結核幾乎是絕症,而且是傳染病,當時的臺灣人將它列為「不名譽」的疾病,病患會受到他人排斥,所以罹患肺結核的人為了自保,都會嚴守秘密,即使傳染他人也在所不惜。在那年代,罹患傳染病的人隱瞞病情並不會被認定是一件不道德的行為,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況且若不隱瞞,自己會受到傷害。

 新文化對罹患傳染病的人要極力幫助使其快速康復,病患不只不必隱瞞自己的病情,還會自我約束,自我隔離,以免傳染他人,在這階段隱瞞傳染病的病情是社會規範所不容許的。

 今日還有不少臺灣人停留在舊文化的思考,隱瞞中國肺炎的病情,造成數家醫院被中國肺炎攻陷。

 多數臺灣人具有強烈的賭性也是這次中國肺炎蔓延的重要原因,醫院管理階層存有賭性,被中國肺炎入侵並不立即發布,而是關起門來搶救,不過都是搶救失敗,因而氾濫成災。多數臺灣人只想到「得」,不考慮「失」,即使期望值很低的賭局還是有人一窩蜂的下注,因為他們只想到賭贏的快樂,不會理會賭輸的痛苦。

 這次中國肺炎入侵醫院時,為了擔心其他病人的抵制,造成業績一落千丈,所以醫院就關起門來搶救,對外隱瞞消息,充分發揮賭徒的個性,依他們的盤算,賭贏了醫院照常運作,賭輸了再面對社會的責難。不過到目前為止,具有賭性的醫院都賭輸了,其代價是讓中國肺炎快速蔓延,造成臺灣嚴重的傷害。

 為了討好選民,在中國肺炎入侵臺灣時,各政黨都聲明為了臺灣大家要同心協力一起防疫,表面上將防疫工作擺在政治活動之上,事實上是伺機施行政治鬥爭,利用中國肺炎來打擊政敵,立法院各黨團的出擊只有「政治」,沒有「是非」,泛藍營全力攻擊中央政府,卻盡力支持自己的地盤,國民黨不會檢討台北市,親民黨則全力維護長庚。不過,有一點耐人尋味的就是國民黨也會抨擊長庚;親民黨也照樣打馬,表面上泛藍營已整合成功,事實上暗中還繼續較勁。

 政治人物在攻擊政敵時,頭頭是道,將政敵貶得一文不值,可是自己面對考驗時,卻顯現出比政敵無能。中國肺炎剛入侵臺灣時,台北市衛生局長以專家的立場討伐中央,可是當台北市的醫院被入侵時,她還是束手無策;張昭雄在媒體抨擊防疫的失敗,有人建議他應該加入防疫行列,他回答自己是長庚出身,管不了其他醫院,可是當長庚出問題時,他並沒有顯現出專家的才能,任由長庚淪陷。

 政治人物表面上支持防疫,可是為了政治鬥爭,他們常對防疫工作掣肘,消耗太多社會成本。政治人物對臺灣的危害實在太大,只有破壞,沒有建設,中國肺炎之毒還不如政治人物的口水,臺灣若沒有政治人物的口水,防疫工作會比現在好得多,例如中國肺炎剛入侵臺灣時,時任衛生署長涂醒哲就主張暫停台商回台,立刻受到立法委員的批鬥,等到大家體會到涂醒哲的主張正確時,已來不及阻擋中國肺炎的擴散。

 立法委員隨時要求行政官員辭職,可是當政務官辭職時,他們又要抨擊官員臨陣脫逃,李明亮辭職時如此,涂醒哲辭職時也一樣。非內閣制國家的國會議員並沒有權力左右內閣閣員的任免,政務官誰要上臺、誰要下臺干卿底事?

 臺灣有不少國會議員只會政治鬥爭,不清楚自己的權責,自己的立法工作做不好,卻要干預行政權。立法委員干預行政權加上政治鬥爭的結果讓行政人員覺得動輒得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因而養成被動的習性,缺乏主動出擊的精神,對於一般行政事務而言,行政人員的被動習性只不過使績效不彰而已,並無大害,可是遇到攻擊性超強的中國肺炎,你不主動攻擊就會被它攻陷。

 臺灣人的習性積弊太深,等臺灣人醒悟時,已全面被中國肺炎攻佔,要解救臺灣,恐怕只有總統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第三項發布緊急命令。本來緊急命令是不輕易發布,因為會受到在野黨的圍剿,民眾也不太能接受,然而今日的臺灣已陷入危機,人民對中國肺炎的恐慌遠超過緊急命令所產生的不便,所以總統發佈緊急命令會得到多數民眾的支持,在野黨也不敢違背民意而加以抵制。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3.05.22)

最近更新目錄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