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王如玄為軍宅問題所困,歷經二十天後,他開了記者會說明,只是沒有脫困,雖然親藍的名嘴積極幫她解套,可是非藍營體系的名嘴卻圍剿得更兇,他們所持的理由是他違反《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誠信方面也有嚴重的瑕疵,王如玄則堅持她沒有違法,更表示願意負法律責任。
王如玄顯現出標準的律師性格,律師所說的法律責任就是受到懲罰,事實上有很多法律並沒有罰則,例如《典試法》及《監試法》明文規定,國家考試辦典試會時,必須有監察委員(監試委員)在場,只是在民進黨執政時期,中國國民黨凍結了監察院,所以將近四年的時間沒有監察委員,沒有監察委員就不能開典試會,因而不能辦國家考試。
若是停辦國家考試,恐怕會天下大亂,但考試院照常舉辦國家考試,它完全違法,只是沒有罰則,只有監察院可以用「糾正」、「糾舉」、「彈劾」等方式處裡該項違法事件,可是當時沒有監察委員,所以考試院連續辦了將近四年的違法國家考試,卻沒有人受到處罰。
王如玄可拍胸脯說沒有違法,事實上不是沒有違法,而是不必面對官司的困擾。若是違法期間沒有公務人員的身分,監察權也管不到,可是人民的「政治審判」卻管得到。民主政治,人民手中的選票可以執行政治人物的「政治審判」。
「政治審判」與「司法審判」完全不同,「司法審判」講究證據,依「無罪推定」原則,只要沒有證據,就不能判其刑,嫌犯被判無罪定讞,只能表示沒有犯罪的證據,不是證明沒有犯罪。
可是,人民的「政治審判」則不講證據,依人民的直覺判定嫌犯是否犯錯,而且以選票制裁自己心目中犯錯的政治人物。人民的「政治審判」與「司法審判」是兩碼事,也許「司法審判」無罪定讞的人,人民的「政治審判」卻是有罪。
人民的「政治審判」對政治版圖的影響比「司法審判」還要嚴重,「司法審判」只針對個人,「政治審判」卻會影響整個政治版圖。美麗島高雄事件發生後,方素敏在北區(包括台北縣、基隆市、宜蘭縣)參選立委,最高票當選,代表人民的「政治審判」判定高雄事件坐牢的人無罪。
2014年的九合一選舉,中國國民黨幾乎崩盤,一般人認為是因為經濟不景氣,人民過得不好,再加上食品安全出問題所造成。可是經濟不景氣及人民生活困苦不是始自2014年,在馬英九的第一任總統任內就如此,對災害的處理更不恰當,人民所受到的傷害不在食品安全問題之下,可是在2012年的總統大選,馬英九還是高票當選。
馬政權執政一路走來並沒有什麼變化,可是對2012年及2014年的選舉卻有天壤之別,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在民進黨執政末期,人民的「政治審判」判定執政團隊有罪,民進黨卻力挺執政團隊,與主流民意對抗,造成多數人民對民進黨「不信任」,所以在2012年的總統大選,蔡英文所說的話人民不信任,例如宇昌案,人民並不清楚其內容,然而就是不相信民進黨。
後來人民發現馬英九執政只講究包裝,沒有實質內容,更挑起內鬥,人民的「政治審判」認定他有罪,該黨又力挺馬英九,造成人民「不信任」該黨,其效應就像「癌」的蔓延,造成九合一選舉大敗。朱立倫出面收拾殘局,面對艱困的選局,卻出現王如玄扮演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他一直強調沒有違法,事實上人民的「政治審判」遠比「司法審判」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