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陳茂雄目錄  1

施明德與馬英九

 有平面媒體引述施明德的說法表示,2006年9月初,當時擔任臺北市長的馬英九所以會同意紅衫軍跨夜靜坐,是因為他向馬英九承諾不會參選2008年的總統大選。

 對於這個交換條件說,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加以否認。王郁琦承認馬、施兩人見過面,但沒有交換條件。兩人是否交換條件外人不得而知,可是,馬市長對紅衫軍破格禮遇是千真萬確的事。

 對藍營來說,紅衫軍的凝聚算是空前,若以紅衫軍的氣勢跟馬英九爭總統,在藍營的眼光中,就算不能成事,至少可以敗事,他們會認定這是很大的威脅,尤其是馬英九沒有從事過群眾運動,不瞭解群眾運動的特色,在他的心目中,連戰與宋楚瑜的造勢都還不如紅衫軍,所以,認定施明德在總統大選時有能力對藍營敗事。

 有群眾運動經驗的人就很清楚,紅衫軍並不是施明德的群眾,而是反扁群眾,在2004年總統大選後他們就凝聚過,只是藍營比較缺乏運用群眾的經驗,所以,不能阻止陳水扁繼續執政,失敗後他們繼續累積能量,在2006年施明德等人將它引爆。

 紅衫軍流竄時,陳水扁並沒有被挖掘出違法的事證,施明德所以會反扁,完全是私人恩怨。藍營群眾則是不能接受民進黨的執政,他們的基本原則是反民進黨執政,剛好陳水扁是民進黨籍的總統,藍營群眾對民進黨的怨氣都發洩在陳水扁身上,反民進黨情結因而轉化為反陳水扁,所以,與施明德一拍即合。

 綠營出身的施明德在群眾運動的經驗相當豐富,他將反扁的情緒發揮得淋漓盡致,施明德與這些群眾有共同的敵人,在倒扁過程中合作無間,然而,紅衫軍並非施明德的群眾,若不是以倒扁為主題,施明德連號召百人都有困難,這是藍營檯面上人物所不能瞭解的。

 藍營政治人物誤以為紅衫軍是施明德的群眾,在他們心目中,總統大選時施明德若加入戰局,會讓馬英九落馬。若有群眾運動經驗的人就很清楚,就算施明德參選總統,對藍、綠雙方的影響有限,因為紅衫軍的群眾必定支持馬英九,不可能將選票投給施明德,所以,對選戰並沒有什麼影響。

 藍營的支持者絕大部分被人脈掌控,綠營支持者則屬政治意識的凝聚。由藍轉綠的人只要喊出綠營群眾的口號,就可以獲得綠營群眾的支持。可是,由綠轉藍的人,由於掌握不了人脈,吸收不了藍營群眾,又流失綠營的群眾,會變成沒有群眾的人。施明德就面對這種窘境,他若是走選舉路線,應該是沒有空間,藍營並不瞭解這種情況,擔心施明德參選總統是一種正常的反應。

 不只藍營誤認為施明德有群眾魅力,連李前總統都有這種感覺,事實上,施明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施明德也有風光的歷史,在戒嚴時期敢公開反對中國國民黨的人不多,施明德就有這種氣魄,所以,民眾將他當作英雄。

 政治民主化之後,英雄的角色褪色,施明德已不可能以英雄的角色掌握群眾,更嚴重的是他改變了政治色彩,流失綠營群眾,在藍營又不能建立人脈。施明德對馬英九沒有威脅,只是馬英九沒有群眾運動的經驗,才會嚇唬自己。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