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陳茂雄目錄  1

選舉制度貽誤台灣教育

 今年大學入學考試的錄取率不只是百分之百,缺額還比報考的人多,考零分都可以進入大學。

 程度太差的學生進入大學是一種虐待,又浪費社會資源。事實上,不只是考零分的學生不應該進入大學,有三分之一的考生進入大學屬浪費社會資源,若是他們不進入大學,從事技能訓練,成就絕不會比讀大學差。

 人的智慧屬多方面的,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對人類智慧的發展有深入研究,他於1983年提出多元化智慧學說(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他將人的智慧分成八類,而其中只有兩類與學生的課業有關,其他六類與學業無關。

 霍華德的學說若是正確,功課好的學生未必就比功課差的聰明。書讀不好,或許在其他方面會有發展的潛力,沒有必要一窩蜂擠進大學之門,這一點是台灣學生的家長最看不開的地方。

 台灣的高等教育本來是依市場的需要做了完整的規劃,大學是為研究工作而設計的基礎教育,專科(尤其是五專)則是職業訓練。專科未改制前,工業界最優秀的人才是來自台北工專與高雄工專(五專)的畢業生,其工作能力遠超過名流大學工學院的畢業生,所以會如此,是教育的方式不同,他們的教學偏重職業訓練,不是基礎科學。

 有人認為台北工專與高雄工專的學生相當優秀,在產業界有良好的表現屬正常的現象,其他專科學校未必如此。事實不盡然,曾經有私立工專學生配合學校從事招生宣導並服務民眾,他們連「歐姆定律」都不懂卻可以幫人修電視機。若將這些學生送進大學之門,不只浪費社會資源,更是消耗他們的生命。若讓他們在專科學校學一技之長,不只可以貢獻社會,還可造就自己的前途。

 由於士大夫觀念作祟及專科學校不受重視,所有專科學校都想盡辦法升格,先變成技術學院繼而轉化為科技大學,由專科變成科技大學,學生程度並沒有提升,教學方式卻做了大轉彎,由職業訓練變成研究人才的基礎教育,其畢業生多數人不適合再深造,在第一線的工作能力又遠不如以前的專科畢業生,不只浪費社會資源,還耽誤學生的前程。

 大學快速成長並不是因為台灣廣設大學,而是由原來招收國中生的專科學校升格而來,幾年內所有專科學校都變成技術學院,繼而變成科技大學。教育部所以會有這種錯誤的政策,是因為面對立法委員的壓力。

 立法委員為了選票,什麼光怪陸離的事都做得出,為自己選區的專科學校升格,頻頻對教育部施壓是常有的事。這是選舉制度的問題,區域立委要討好的只是自己選區的選民,全國性的公共事務與自己無關,他們不會關心全國的高等教育變成什麼樣子。

 多數北歐國家的國會議員選舉制度採取政黨比例代表制,國會議員的席次依政黨的得票率來分配,沒有區域性的國會議員,依這種制度所產生的國會議員,關心的是全國性的事務,不是地方性的事務。台灣的一百一十三席國會議員當中,有七十三席屬區域立委,他們所關心是地方事務,只要能討好地方選民,什麼奇怪的事情都做得出。

 台灣國會議員的產生若採取政黨比例代表制,國會議員的思路就不會侷限在地方事務上打轉,更不會出現大學入學考試錄取率超過百分之百的怪異現象。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