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模專欄 首頁


《張錫模專欄》

賓拉登的投票


/2004.10.31


 賓拉登的錄影帶演說於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日前四天公開播放,對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情投下一個衝擊。此一行動具現出賓拉登偏好凱瑞當選的「投票行為」,但結果如何,卻在未定之天。

 10月29日,卡達爾阿拉伯語衛星電視臺「半島」(al Jazeera)播出了全球伊斯蘭主義武鬥派領袖奧薩瑪‧賓拉登的錄影帶聲明,其中除首次明確承認九一一攻擊外,還警告要繼續對美發動後續攻擊。

 在此一錄影帶出現之前兩天,10月27日,在荷蘭訪問的巴基斯坦總統穆夏拉夫曾對媒體說,根據巴基斯坦情報機關的報告,賓拉登仍然健在,但其潛伏地點不明。再者,在「半島」電視臺播出賓拉登錄影帶之前,卡達爾政府曾事前告會駐在該國的美國大使館,並傳送一份錄影帶拷貝本。獲得此一消息後,美國政府一方面由中央情報局立刻進行影像分析,判定錄影帶中的人物確實是賓拉登本人,另一方面則由美國國務院透過駐卡達爾大使,以錄影帶中人物為恐怖分子的理由,要求卡達爾政府命令「半島」電視臺停止播放影帶,只是不為卡達爾政府所接受。

 賓拉登錄影帶的出現,說明這位故事的主人翁仍然健在。自2001年12月之後,賓拉登即未曾再以錄影帶的方式對外露面。2002年4月出現的賓拉登錄影帶,明顯地是在九一一事件之前所錄製。當然,過去三年多來,賓拉登的錄音帶出現多次,其中以今年4月15日對歐洲警告的錄音帶最為重要。只是,這些錄音帶只有聲音,外界難以判斷賓拉登是否依然在世。相對地,在10月29日的錄影帶中,賓拉登的影像在一處未明的地點清晰出現,他並在聲明中直接提及了布希與凱瑞,這表示這份錄影帶一定是在今年三月以後所錄製。

 企圖影響美大選的這份賓拉登錄影帶在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前四天公開,目標顯然是企圖影響美國的總統選舉。通過這份錄影帶聲明,賓拉登提醒了美國選民記起了一件事:三年多來,美國(布希)政府舉全國之力追捕賓拉登,迄今一無所獲,賓拉登不僅還活著,而且在影像上看起來還活得好好的。這個事實,令美國選民極端不愉快的事實,確實可能對美國選民的投票行為產生重要影響。

 無論賓拉登是否能夠影響一些美國選民改變立場(原本準備支持布希的人改投凱瑞,或是原本不打算投票者決定前去投票支持凱瑞),通過這份錄影帶,賓拉登對美國進行了一場重大的心戰攻擊,並展示出他本人已將自己的「選票」投給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凱瑞的「投票行為」。在錄影帶中,賓拉登對美國人說:「儘管九一一事件迄今已進入第四個年頭,但布希仍在欺騙你們並對你們遮掩事實,因此,(你們遭到攻擊的)理由仍然存在,而攻擊一再重複」;「你們(美國人)的安全,並不在凱瑞或布希或『軍事據點』(al Qaeda)手中;你們的安全在你們自己手中」。

 簡言之,在根本意義上,這是賓拉登的美國版馬德里攻擊,今年3月11日,就在西班牙國會大選投票日前三天,馬德里火車站發生大型爆炸攻擊,造成兩百餘人死亡,並導致支持美國攻打伊拉克且預定在選戰中獲勝的阿茲納爾(JoseMariaAznar)喪失首相寶座。

 面對賓拉登的行動,凱瑞與布希兩人都立刻作出回應。在錄影帶公佈當日不久,凱瑞一方面直接回應賓拉登,宣稱「每一個美國人,無分共和黨或民主黨,都決意要抓到賓拉登」,強調如果他當選總統,不僅不會「與恐怖分子談判」,且將「推進一場更有效率的反恐戰爭」;另一方面則將矛頭轉向布希,表示「對於布希總統讓賓拉登從阿富汗溜走一事感到遺憾」。

 與此相對,布希的回應更為簡潔,他在俄亥俄州特雷德機場接受訪問時表示,「美國人不會受敵人恫嚇或影響」,「美國現在正處於戰爭狀態,美國將會贏得這場戰爭」,並針鋒相對地補上一句:「我確信凱瑞參議員也會這麼想」。

 這些回應顯示,凱瑞與布希兩人,都很清楚地知道這份賓拉登錄影帶對選情的可能衝擊,並順勢運用這個可能衝擊:凱瑞藉由賓拉登的存在來喚醒美國選民「布希辦事不力」,而布希則順勢運用賓拉登的存在來激揚美國選民同仇敵愾的心情。

 不錯,賓拉登錄影帶播出,業已對美國總統大選投下一個不可測的變數,只是沒有人知道,這個變數會使美國選民變得更西班牙(三月十四日大選現任者落敗),還是變得更澳洲(十月九日大選現任者獲勝)?

http://www.southnews.com.tw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