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聯與民進黨對整頓農漁會信用部的歧見
台灣團結聯盟 |
民進黨 |
李前總統:農業曾是台灣經濟的發展基礎,此時若不照顧弱勢的農漁民,「恐驚連政權攏會沒去!」 |
陳總統:「推動改革可能失去政權,不推動改革更會失掉政權,為了政權不改革,是懦夫的表現!」 |
李前總統:農漁民沒有恆產,只有土地等資產,因此站在照顧農民立場上,農漁會金融和一般金融機構性質完全不一樣,處理方式也要有所不同。 |
民進黨秘書長張俊雄轉述陳水扁的話:農業金融不同於一般金融,但正如農業不能自外於國
家整體的經濟、農漁會基層金融機構也不可能自外於整體金融體系。 |
蘇盈貴等人:不反對基層金融改革,但手法不能粗糙,要求財政部在一週內提出農業金融的短、中、長期政策,以及財政部長李庸三下台,台聯黨團也將配合研擬出農業金融法草案,於下週二送請前總統李登輝審閱,再送台聯黨團及中執會討論後定案。 |
陳總統:至今年六月底止,農漁會信用部逾放金額高達新台幣一千四百億元,平均逾放比為百分之二十一,這個問題再多拖一年,全國民眾就要多負擔一百億元的社會成本,所以即刻的農漁會基層金融的改革勢在必行。 |
李前總統主張:成立農漁民銀行直管原信用部,或由現有體質良好的農漁會直接輔導轉行成農漁民銀行,且盈餘的百分之六十二作為推廣農漁業。 |
財部官員:由全國性商業銀行接收問題農漁會比較可行,例如台銀有一兆五千億的放款,基層問題農漁會一旦交由如台銀這樣的金融行庫整併,將可稀釋其逾放比。 |
林志嘉:由商業銀行接管農漁會信用部,形同消滅農漁會,應由「託管」方式取代財政部主張的由銀行接管,因託管後可待商銀改善農漁會信用部問題後,歸還農會資產所有權,或是集中交由新成立全國性農業銀行運作。 |
游揆:行政院沒有想要消滅農漁會,但目前全國農漁會信用部沒營餘,行政院的改革方案,是要讓農會建全,重新站起,創造農民、農會、國家三贏。 |
台聯論調立基:李前總統的農業專長與老農派立委過去是國民黨內支持李前總統最力者,李前總統另組台聯,也必須以吸收批人脈與票源。 |
民進黨論調立基:既可進行基層金融改革,又可藉收割李登輝力保農漁會的政治效應,趁機斬斷國民黨樁腳。.. |
(陳玫君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