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在馬英九總統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針對ECFA辯論前,我想談談這個議題對台灣可能的影響。
雖然很多人認為自己不懂ECFA,但這其實沒有多大學問,ECFA就是規範兩個國家之間進一步貿易自由化的基礎罷了。對於經濟學家來說,越自由的貿易,對國家總體而言會越有利,當然這不免會傷害到一些國內競爭力低的產業。但若這些產業的勞工,能夠在勞動市場中快速找到新的工作,或政府的補救措施完善,則雙邊貿易自由化對彼此絕對是利大於弊的。
然而,若是我們把政治的變數納入考量,則國際政治經濟學者對貿易自由化的看法或許與經濟學家有所出入。在政府大利宣傳ECFA將為台灣帶來的好處後,我在這邊想提出兩個看法,去說明ECFA簽訂,對台灣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首先,除了關心國家總體經濟成長外,國際政治經濟學者更重視自由貿易與國內政治的關係,簡單說就是在自由貿易之後,哪些企業類別(即工商產業類別)或生產要素別(即擁有土地、勞力、資本密集的產業)將成為贏家與輸家,這些人又如何在政治體制中競爭,影響政府的貿易政策。
這種看法認為,國家在制訂貿易政策時,最關心的不是如何在自由貿易後,公平地重新分配利益,反而是社會中利益團體力量最強大的勢力,因為領導者相信這些團體可以出錢出力,幫助執政黨保住下次選舉的勝利。
通常這些利益團體不會是關心社會議題的非政府或非營利組織,而是與自由貿易有著強大利益關係的官員、政治人物或企業家,政府為了讓政策順利進行,與這些團體共同在社會中塑造出自由貿易的美好假象,而忽略負面的影響,造成社會大眾在缺乏因應負面影響的認知下,受到傷害,常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發生。
美國媒體人John MacArthur的書《The Selling of Free Trade》認為,NAFTA會在美國通過,就是因為企業總裁、公關公司與政府為了私利,在社會成功散播「不簽訂NAFTA就完了」的訊息,而民眾也買單了。
他認為,這些社群聯合運作宣傳,讓NAFTA在許多密室交易下,草率地通過,也造成後來法規上的重大缺失,更犧牲掉大量勞工的權益。或許美國整體而言獲利了,但對於受害者並未有效地處理,畢竟政府更在乎的是利益團體的勢力。結果,自由貿易反而衍生出大量勞工失業與貧富差去擴大等社會問題,這是總體經濟成長數據難以看出的負面影響。
第二,國際政治經濟學者相當關心國際的結構,也就是世界處在一個無政府的狀態中,沒有超越國家的權力機構可以有效地透過懲罰去約束國家的行為。這個前提不變的話,國家在亂中求生存將是國家發展最重要的挑戰,畢竟若國家滅亡了,再多的利益也無益。
在求生存的前提下,若國家面臨強大的威脅時,可以能夠靠「進攻──防衛平衡論」(Offense-Defense Balance)中的增強防衛能力,讓侵略者在意識到進攻需付很大的代價下,打消攻擊的念頭。但是,若潛在的被侵略國相當依賴貿易的話,則進攻國可以包圍該國,切斷其與外界的聯繫與貿易,任其斷炊而亡。對於強調防衛攻勢且依賴貿易的環海國家來說(例如:台灣),貿易自由化將在戰爭中,大大損害國家的生存能力。
因此,若國家的國防政策以發展防衛軍事力量為主,且發生戰爭時的策略為以時間換取空間的話,則儘可能自給自足,降低貿易依賴是較好的戰略選擇。
就這兩個自由貿易的負面影響來看,我們可以試想台灣簽訂ECFA之時與之後的場景。
首先,在民主的台灣,能夠提供最多財力與動員最多人力,幫助政黨勝選的是他們最關心的對象。台灣是個資本密集的社會,自由貿易將會對握有大量資本的企業主有力,因此,他們應該是最熱愛自由貿易,且是執政黨最在乎的對象。
在ECFA之中,對政府決策影響力最大的應該是與中國貿易進一步自由化後會獲利的企業家,這些人考量的是如何讓企業獲利而非如何照顧ECFA的受害者,關心若是可能反而產生利益衝突,例如為了要簽訂ECFA,中國可能在密室談判中,要求台灣在製造業與農產品貿易上大幅退讓,為了順利簽訂ECFA,弱勢的利益不會是企業家考量的重點,當然也不會是需大企業支持的政府所優先關心的。
再來,若是ECFA簽訂了,台灣對世界的貿易依賴度就進一步增加了,且依賴對象是個潛在的安全威脅者。若目前唯一可能進攻台灣的中國對台灣開戰了,台灣依靠本身優秀防衛武力,還能努力抵禦一陣子。但是,若中國為了快速奪下台灣,大量封鎖台灣對外的聯繫,造成依賴貿易甚深的台灣(更慘的是,依賴最深的竟是威脅最大的對象),在消耗光囤積物資後,已經無法透過進口滿足國內所需。因為依賴貿易,造成國內許多產業早已沒有能力製造生產民生與國防必需品,這種被斷炊下的台灣必死無疑。
從這兩個面向來看,簽訂ECFA就會產生問題。若要簽,則政府必須準備好配套的措施,不能對與ECFA有重大利益的企業源完全讓步,這個協定必須是公開受到監督,讓大家清楚ECFA的輸家並沒有被完全犧牲掉,但是,這在民主國家的結構中是個相當大的挑戰。
另外,若台灣與中國未來可能發生戰爭的話,簽訂ECFA絕對會犧牲台灣的生存安全;與其依賴潛在敵人,不如多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確保在戰爭中不會被對方切斷與國際的聯繫而耗光資源。
最後,我知道大家會說「都全球化時代了,哪可能發生戰爭」,但若是往回走150年去看當時的世界經濟發展,會訝異的發現,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貿易程度高得難以想像,活在當時的人難以想像Thomas Friedman 說的「全球化1.0至2.0」竟會被戰爭毀滅。
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化的確很深,但這或許僅是活在一小段時間中產生的和平錯覺,未來50年、100年的變化才是關鍵。我相當喜歡Jeffrey Frieden的一句話,他觀察世界經濟幾百年的歷史後說:「Globalization was a choice, not a fact」,全球化是個很政治性的選擇,並非必然發生的事實。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10.04.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