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七月五日的社論指出,儘管陳前總統弊案纏身,其任內用人唯色、施政為錢的質疑層出不窮;但論及執政者最基本使命:有效能地運用公權力、最大限度地發揮政府部門的功用、儘可能地為人民服務,陳前總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因為有繼任的馬政府做為對照組。
社論分析,政府先天上就是最沒有效能的組織,在政治經濟學早有定論;20餘年來蔚為風潮的自由化、民營化,也正是基於對政府低效能的深惡痛絕,而要求政府的大黑手退出市場、儘可能減少干預。
社論說,面對千絲萬縷、經緯萬端的複雜事務,要求政府發揮與民間部門一樣的效率,的確難如登天。但即便如此,仍有等差,某些政府年年被國際評比列為榜首,其效能再低,仍然遠高於其他政府。
經濟日報指出,與我們同文同種、同屬四小龍的新加坡與香港,正是其中典範。但由幾乎相同的種族組成、經濟幅員相去也未太遠的台灣,則年年膛乎其後;而且我們似乎也早有自知之明,從來不敢寄望緊附驥尾,乃至忝列前10名之內。
該社論認為,我們政府的低能,固已成為官員與人民共同接受的命運,但亦有等差,某些領導者主政時,名次會迭向上升,另外的執政者則更往後掉。其原因何在,頗值玩味。
經濟日報強調,最近一項鐵證出現:貪腐臭名遠播的扁政府,在2007年政府行政效能的評比,尚能保持20名以內;政權輪替以溫良恭儉贏得政權,高喊苦民所苦的馬政府,上任甫一年,排名大幅滑落,掉到20名以外甚遠。
社論分析,或有人會替馬總統抱屈,認為時不我與,逆途乖蹇,恰巧碰上最壞的年頭,非戰之罪。其實正好相反。
社論認為,馬總統最有福氣,選前因扁政府惡名昭彰、倒行逆施,不費什麼力氣就高票獲勝,選後又因國民黨的基本立場與民進黨截然相反,而一舉突破鎖國政策,讓台灣海峽波濤平息、氣氛和諧,過去不敢想像的直航、陸客來台、陸資進入 市場等,都一一水到渠成,創造難以想像的和平紅利。
社論進一步指出,一直到去年9月金融海嘯爆發,一方面馬政府高喊禍源自海外,馬政府全無罪咎,一方面正好給執政者最好的舞台,運用無限的籌碼,表現其英雄救世的壯懷,凡此種種,都是天賜良機;但何以馬政府反而名落孫山,連前政府都望塵莫及?
社論又說,一個政府要突破先天的原罪,必須具備幾個要件:首先,儘可能拔擢槃槃大才承擔艱巨,因此要多方求才、用人唯才;第二,必須善謀能斷,遇事果決而絲毫不瞻前顧後,當斷則斷;第三,紀律嚴明、賞罰得當,使能者不氣餒、惰者時戒惕。
經濟日報社論在結論中強調,阿扁千錯萬錯,在這三件事上無一輸給馬總統;馬總統自組閣之初,我們早已再三強調,這三者正是其致命的弱點。如今不幸而言中,斯可憾矣。但四年任期只過了一年,如果知過能改,最有福氣的總統未曾不能成為最偉大的總統。否則,徒抱清譽,卻又怎能對得起百姓蒼生?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9.07.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