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最新暢銷書《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蔡英文的人生滋味》有一則出版消息見諸媒體的,是說書中提到,小英剛接任民主進步黨主席時常被批評太軟弱,有次參加餐會,獨派大老輪流訓話,叫她「硬起來」,後來幾次選舉連打勝仗,大家才知道原來「軟軟的」也有票。
這一則「軟軟的」出書花絮消息,襯托的是小英主席的非典型綠營領袖特質,對照組則是傳統獨派的強硬形象,這是在台灣社會所謂「獨派」或「台獨」一般給人的印象。
然而,這樣的「軟/硬」二元對立其實是虛擬的,是台灣社會長期以來塑造的台獨偏激化、頑固化的污名傳統的延續,這樣的傳統死守「中華民國」意識框架,歷經數十年學校教育、社會教化、國家訓令單方全面的鋪陳打造,其實才是最「硬」的存在。
而在這套不思不疑的僵化架構之外,獨派的國家地位論述提供與開拓出思考空間與實踐的可能,這其實是柔化了整體國家意識生成風貌的線條,絕不會比台灣泛中華主流意識的單一表情更「硬」的。
以台獨聯盟黃昭堂主席生前對小英「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主張的看法為例。
黃主席認為此說法與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精神一致,雖仍有國際法理論上的爭議,但相較於「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的說法,具有誠實的現實感,且能確立台灣主權範圍共識,是凝聚「台灣共識」的起身炮。
「獨派大老」的這番詮釋,把台灣地位現狀,安放在兩大政黨立場、國際形勢和未來走向的整體脈絡中冷靜、平和觀照,是再柔軟不過的台灣地位論述了。
因此,要看待小英的「軟」,應該從獨派自身的脈絡來看,沒有純屬小英個人的軟,沒有外於台獨的軟,要看的是小英崛起所凸顯的存在於台獨本質的柔軟,其中透顯出台獨典範轉移的軌跡。
傳統台獨論述傾向將「老台獨」浪漫化、崇高化,把原初台獨理想固著化,所以,台獨是一代不如一代的。
「新台獨觀」不同於這樣的台獨退化論,沒有揮之不去的懷舊情結,所專注的是時下與未來有自己的空間可發揮,同時也有自己的艱難要面對。
小英支持者從黨內總統初選以來所展現的這種思維與想像,是比較多元、柔軟、有彈性的,因為其中蘊含著一個還在形塑中的台灣自立自主的未來。
回到小英出書的花絮消息,其實不是「軟軟的」也有票,而是「軟軟的」也是台獨啊!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11.07.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