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聯合報社論問道:「獨派因何力挺蔡英文?」這是個好問題,問法卻很怪,例如,「蔡英文與獨派的結合是一個異象」。
記得聯合報對去年小英主席的「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一席話非常感冒,指其台獨指數高於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兩國論、一邊一國、正名制憲、台灣地位未定論、正常國家決議文、外來政權、第二共和等等所謂「重台獨」、「輕台獨」、「類台獨」主張,是「最獨」的兩岸論述。
既然是「最獨」,獨派支持小英就再自然不過,怎麼會是「異象」?
又如聯合報社論說,「最標榜理性清新的蔡,卻是最受獨派擁護」。把「理性清新」和「獨派擁護」放在對立面,有這樣的認知,不知道還要不要「理性」談台獨?
聯合報質疑台獨團體「只因為有人打了幾次勝戰,就可以把理念置之度外」,其實,類似的批評已見於獨派內部。
如金恒煒老師質疑蔡英文台灣主權立場主張「讓人霧煞煞」,表示「獨派已經退到底線」,「只要贏過馬英九,其他的都可以不計」,「連獨派理念都可以不談」。
金老師說這是「獨派最寒冷的冬天」,聯合報則說是「台獨意識形態撞牆現象」!
無論是「冬天」還是「撞牆」,小英興起的「台獨異象」,可以說是因為「台獨」失去了傳統的明確輪廓,導致部分獨派人士失去即時認同的標的,反台獨者一時也找不到顯著標靶來實彈射擊;於是,聯合報只得提醒「中間選民」要有所警覺:「難道要去選一個獨派力挺的人物當總統?」
然而,即使獨派力挺,也就是多元議題大型選舉的支持分眾之一,不見得就能阻止或「嚇跑」所謂的「中間選民」投票給蔡英文,這正是反台獨者所深自戒懼的。
就在聯合報喃喃自語著「台獨運動的老化走向」、「台獨論述的欲振乏力與無力擴張」、「護扁」等獨派危機時,其所指出獨派挺小英的「突兀」、「見風轉舵」「難以理解」、「現實主義」、「太過投機」、「毛躁冒失」、「短線操作」,其實也可能是台獨運動的新興走向,以及台獨論述的全新擴張。
只是這些不在反台獨者的眼界與關懷裡,理解起來真的比較困難吧!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11.04.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