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A15/時論廣場           2008/07/17
何不用「台北中國」?
黃光國
  北京奧運即將登場,國台辦發言人楊毅表示:「Chinese Taipei翻譯成中國台北,不能說是矮化台灣」,令我政府高層感到震驚。北京當局早就蓄意要以「中國台北」的名稱來界定兩岸關係中的台灣。去年四月底,民進黨政府宣布拒絕奧運聖火入境,主要理由便是:北京官方及媒體提及奧運消息時,一再稱呼我方為「中國台北」,「刻意矮化我為她的地方政府」。
  以「中國台北」稱呼我方,到底有沒有「矮化台灣」呢?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是肯定的。目前我國參加國際組織主要有兩種不同的模式,一是「奧會模式」,一是「亞銀模式」。
  一九八八年四月,亞銀在馬尼拉召開第廿一屆理事年會,亞銀當局擅自將我國名稱由「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改為「中國台北」(Taipei, China),當時我方代表「亞銀理事」張繼正雖然提出書面抗議,但並沒有選擇退出。目前我方在亞銀的會籍名稱是「中國台北」(Taipei, China),中共則是「中國」(China),看起來好像是「一國兩席」,海峽兩岸同時加入亞銀。然而,目前香港在國際上的名稱是「中國香港」(Hong Kong , China),代表香港只是中國的一個地方部分,沒有憲政主體的意涵。當我方接受亞銀的安排時,其實已經將台灣的地位自我貶抑到跟香港一樣了!
  一九八九年,兩岸針對台灣代表團參加奧運的名稱展開協商,最後決定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作為台灣參加國際組織的名稱。其後台灣參與APEC和其他國際組織,都是援用奧會模式。台灣雖然用「台澎金馬獨立關稅領域」參與WTO,英文簡稱仍然是ChineseT aipei。問題是:這種名稱的安排方式,有沒有矮化台灣呢?
  楊毅說得不錯,Chinese Taipei可以譯成「中華台北」,也可以譯成「中國台北」。北京官方捨「中華台北」不用,而刻意要用「中國台北」,很明顯的就是要矮化台灣,我們一定要抗議到底,要求中共依國際奧會的約定而行。然而,我們必須強調的是:對不懂中文的國際人士來說,當初台灣接受Chinese Taipei的名稱,其實已經是自我矮化了。
  往者已矣,來者可追。馬英九競選總統時的主要政見之一,便是兩岸要簽訂和平協定,台灣要拓展國際活動空間。屆時台灣該用什麼名義來推動這些事情?我認為:將來雙方要簽訂「和平協定」或其他條約,如果不使用現有的國名,可以使用「台北中國」(Taipei Chin a)和「北京中國」(Beijing China)的名稱。在這兩個名稱中,「台北」和「北京」分別代表兩個「政治實體」的首府所在地,也可以作為「中國」的形容詞,其意義分別為「台北的中國」和「北京的中國」,代表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誰都沒有被誰「矮化」成「地方政府」。
  (作者為民主行動聯盟總召集人,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