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施明德蓋棺論定首頁

施明德將組黨、參選總統?


/嚴家同


 俄國的十月革命,造就了共產黨的百年執政,紅色革命不僅輸出全世界,對於俄國人更是一場大災難;法國大革命啟蒙了後世「自由、平等、博愛」的民主精神,但它卻也在暴民政治的高潮下結束整個歷程。群眾運動的火花,總是一發不可收拾,最後的收場,才能決定蓋棺論定的句點落在何處。

 自從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發起百萬人倒扁靜坐活動以來,台灣的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和台北火車站前就出現大片的紅潮,穿著紅衣的倒扁群眾,以慷慨激昂的士氣,成功完成數十萬人螢光圍城的和平遊行活動,更突破了以往以藍綠為界的台灣政治標記,影響力隱隱然有凌駕乎各政黨之勢。

 如果這只是一場時間較長、規模較大的群眾活動而已,時限一到就地解散,則其意義將不會在歷史上留下太多著墨,這些曾親身參與一場歷史盛會的群眾,恐怕也不甘於那只是一段回憶,卻未能撼動社會於一毛,例如阿扁還是不為所動,堅持不下台。於是,另組政黨之說,不脛而走;施明德是否有意參選總統,其意向也備受揣測。

 雖然相關消息一出,第一時間施明德即出面澄清,強調不組政黨也不參選,但根據倒扁總部幕僚透露,確實另有小組進行討論籌組政黨事宜,只是,施明德告訴他們:「這是你們的事」,頗有置身事外之意;所以,施明德的否認也不能完全說不對,然而,所持樂觀其成的態度也顯示出,這一場大規模群眾運動正悄悄地醞釀一個新政治生態的契機,無論最後是否夭折,抑或終能順利呱呱落地,仍須謹慎觀察後續發展。

 或許相較之下,施明德是否真會參選2OO8總統,暫時顯得不那麼重要,因為只有站在新政黨的成立基礎上,這個命題才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不過,這兩者仍然必須包裹一起討論,才能精確了解其發展的意涵。

 話說約在三年多之前,施明德找來了一批長期在學界及社運界的親綠精英,為他開了十二堂課,其中列有三個主題,分別是全球化、內閣制及台灣獨立。就在這些課程上完不久,台灣大學接著也為他成立了施明德講座。幾年後,上述的精英相繼投入了這次倒扁運動的運作核心,他們藉著以往豐富的社會運動技巧,結合藍軍支持者的倒扁情緒,竟然為施明德的政治生命再創最高峰,這樣的成果有些出乎他們意料之外,但確實是朝著他們期望的方向走。

 三年前的施明德處境為何?恰好正是施明德以八千多票從高雄市長選舉中慘敗下來的時刻。這三年,施明德積聚教訓、準備捲土重來的企圖心,可謂表露無遺。許多與施明德熟識的綠營人士,這段時間到施明德辦公室拜訪之後,從他的談吐中常會獲得一種很深刻的印象,亦即施明德將會參選2OO8總統。

 這樣的印象,對照施明德為自已開的課程題目,可謂十分吻合。做為自許具有開闊視野的政治人物而言,施明德自然不會願意重蹈陳水扁總統被譏書讀太少的覆轍。他對內閣制的憲改議題有備而來,他也重視全球化浪潮對台灣的未來影響,更重要的是他重新研習和思考台灣獨立的務實策略和可能的環境突破口。施明德曾連選兩屆立委均失利,上述議題也不是立委所關注的方向,唯一較合理的解釋,就是施明德正在為大位而做準備。

 但是,這些準備若缺乏一個適當的切入時機,即使再周詳再豐富,亦屬徒然。當施明德接續親綠學者的七一五聲明之後,出面發動百萬人靜坐倒扁運動時,時機拿捏之精準,簡直就像大地一聲雷,讓對民進黨失望轉而追隨施明德的社運人士也讚嘆不已。革命需要熱情,卻更需要一刀斃命的狠勁。

 如果從這個角度觀察施明德的一舉一動,或許可解答許多人納悶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只是單純的群眾靜坐,卻需要百萬人每人捐一百元的募款動作?一億元設定的標準又在那裡?甚至明明已經募集了巨額資金,卻對於廣場上的物資繼續呼籲各方捐獻,那麼,這些錢的另有他用,不是很明顯了?新政黨一旦成立,維持它的運作勢必需要糧草才行,如果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傳為經典,施明德果真借藍軍之人力與財力,完成新政黨之矗立,如此政治技巧堪稱精密。

 事實上,就在百萬人捐款倒扁如火如荼進行之時,若干深藍的評論家就多少察覺不安而深懷戒慎之心,作家張大春在他的部落格不以為然地表示,「施明德想幹嘛?我看他是討了泛藍群眾的鈔票,回頭為『清白的民進黨』再塑金身的意思大些。」

 另一位評論家唐湘龍更強烈懷疑施明德,「在倒扁這件事情上,精挑細選找時機,要讓自己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整個形勢看起來,彷彿是一根稻草就壓垮了駱駝。用『綠色語言』講,這是割稻尾的『鐮刀派』。」如今施明德可能組黨及參選總統的消息見報,恐怕只會更坐實這些深藍支持者的疑慮。

 施明德為什麼能夠獲得許多社運工作者的幕後支持?這必須從民進黨兩千年執政之後談起,一向和民進黨有併肩作戰之誼的社運人士,不是被延攬入閣,就是投閒置散,有著很深的無力感。更令他們不滿的是,陳水扁政府的施政方向依然走國民黨的老路,重經濟、輕環保和社福。這些人雖然對民進黨不滿,但也不可能和國民黨合作,因此,在施明德的號召之下,懷著憧憬走上一條新的政治路。

 除了檯面上已另組泛紫聯盟的簡錫偕、前台權會會長魏千峰等人外,環保聯盟及日日春等社運團體也都扮演一定的角色,甚至連部分民進黨立委的助理都參與其中。據倒扁總部幕僚指出,籌組政黨以中生代的學運份子為主幹,這些學運份子多不是目前檯面上已經從政的昔日同志,而是散布在社會各行各業的意見領袖。畢竟當年學運並非只有台大學生而已,包括政大、清華、文化、束吳、逢甲等十幾所大學生當年的串連參與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他們政治立場未必相同,對社會的變革卻懷有同樣的渴望。

 民進黨六年來執政績效備受質疑,在野的國民黨也好不到那裡去,面對施明德紅衫軍聲勢浩大的景況,有人對馬英九至目前為止表現出來的麻木不仁覺得不可思議,因為藍綠對峙僵持的局面,已經讓許多不管是那一種政治立場者都覺得不是辦法,如果倒扁運動轉而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公民運動,對許多公民來講,或許是一個出口。而這對於馬英九的2OO8總統戰役勢必產生不利的影響。

 馬英九做為台北市長,打破紀錄的全天候長期允許倒扁群眾佔據凱達格蘭大道,等於提供施明德一個求之不得的大舞台。其間的決策反覆,還遭施明德數次言詞批評,甚至以「不像個男人」相揶揄。馬英九已被施明德逼宮,竟仍渾然不覺,其反應之遲鈍,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當然,目前的紅潮洶湧,絕不保證第三勢力的組黨工程就此一路順遂。這次的倒扁廣場拒絕任何政黨旗幟的介入,維持了紅色的純度,固然是成功之處,但投票行為的改變不易,卻是任何政治人物不得不務實以對的嚴格考驗,只有一旦公民運動成功,紅軍與藍綠三足鼎立,方足以吸引選民的關鍵抉擇,亦即才不會成為棄保之下的受害者,也才有足以介入政局的影響力。

 台灣政局一日千里。往往身在其中的公民亦不知所以,並不了解他們親身面臨的歷史趨勢究竟如何的移動,政治人物亦然,就像趙少康和宋楚瑜當初都沒想到,是他們的聲勢,才造就了陳水扁的執政之路。歷史可鑑,更多時候,為他人作嫁衣,才是政客的宿命。


 ●來函照登: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秘書長何宗勳十月二日來函指出,本文說,「除了檯面上已另組泛紫聯盟的簡錫偕、前台權會會長魏千峰等人外,環保聯盟及日日春等社運團體也都扮演一定的角色」,其中有關環保聯盟部分有誤,他強調,環保聯盟與紅潮事件無關,「環保聯盟對紅潮事件根本不認同」。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