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對決

2002選舉專輯

台北市長選舉

李應元必須重新設定議題主軸 /蔡佳泓

 此次台北市長選戰,民進黨候選人李應元一直只有兩成的支持度,若在未來兩週仍然無法提昇,幾乎可以宣告提前出局。這種情景令人不禁回想到1996年的總統大選,國民黨的李連配當時一路領先民進黨的彭謝配,民進黨不僅聲勢大挫,還在兩年後輸掉了台北市長選舉。無怪乎陳水扁總統直接上街拉票,因為台北市長一戰關係若差距太大,整體的政黨士氣將會出現連動現象,屆時總統選舉時政黨的氣勢可能會大大改觀。

 決定選舉的勝負,不外乎三大因素:政黨支持,候選人形象,以及議題政策。

 在台北市,歷屆台北市長選舉中民進黨的基本支持者大約在三成五左右,而泛藍支持者則為五到六成,先天上民進黨就略為落後泛藍軍。

最近更新目錄

 而候選人形象方面,李應元的個人魅力並不差,只是身為挑戰者,一方面擔任公職的時間並不長,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二方面他的定位與形象並不夠鮮明,既沒有打出阿扁接班人的口號,又不見得跟台北市有非常深的淵源。

 這兩個因素,李應元均落於下風,但是他有行政資源做後盾,照道理來說可以創造議題激起台北市民的關心。很可惜的是,他似乎太過注意台北市的治安及防洪問題,卻沒有從更大的格局擬定這次選舉的主軸。

 台北市是一個非常多元文化的都市,各種社會階層按照地理區及職業別水平與垂直分布,其實要抓住台北市民的口味,不能只從市政議題下手,更應該從與台灣週邊有關的國際政治著眼,才能突顯民進黨若當選台北市長後有中央資源奧援的重要性。

 最簡單來說,國際間一片反恐聲浪,台北市民不可能不知道這項議題。台北市若遭到恐怖份子攻擊,台北市政府如何回應?中央如何支援?若中國攻擊台北,台北市民如何疏散?飲用水如何保持供應?外資機構如何確保安全?證券交易如何繼續?未來如果開放三通,台北如何繼續保持優勢與其他都市競爭?如何讓遠赴中國工作的台商更方便回到台北?

 這些議題並不是多麼高深,但是卻可以暴露出國民黨的市政府只知道維持現狀,不知防範未然的陳年習慣,更可以讓選民知道,真正負責任的市政府應該與中央政府充分合作,並且以提昇國際知名度與安全度為目標的政府。

 陳水扁在1994年的勝選關鍵在於其個人的高聲望以及當時國民黨政府無能做好捷運,而今捷運早已成為台北市的進步象徵,市政建設的議題也該隨之而去,接下來更重要的是如何維持既有的建設並保障前來居住投資的台北市民生活安全。執政的民進黨應該多訴諸有前瞻性的政策議題來打動中間選民的心,至於基本面的票源就交給少數的政治明星。

 可以預見的是,當雙方差距接近時,基本票自然會傾巢而出,而唯有抓住現今流行的話題並轉換成公共政策,才有可能突破對方的基本票源並縮小對方轉圜的空間。

(2002.10.31)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