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總統大選即將逼近,但是,台灣人的選擇屈指可數,若非民進黨的四大天王,就是國民黨的馬王。因此,當有人提出所謂總統的條件說時,其實多是在為某些人量身訂做,不然就是先射箭再畫靶。
西諺說:「最好的位置,是坐在耶穌與拿破崙之間」,但又說:「那些站在路中間的人,都被撞倒了。」無論是民進黨或國民黨的參選人,便都陷在這種左右為難的處境,他們必須向基本教義派表態,又怕沒有站在最能吸收廣大選民的好位置上。
例如有人倡議,擔任總統的人必須具有台灣主體性,能推動正名及制憲等工作,還必須具有國際觀和行政能力等等。這當然是意在言外。但如果這樣就足夠,坦白講,曾經在民進黨政府入閣過的學者官員,符合這個標準的起碼也有一打以上。倒是總統參選人的人格特質和用人哲學,似乎很少被人拿來評比一番。
蘇貞昌、謝長廷、呂秀蓮及游錫堃,馬英九及王金平,當然都應該檢驗他們從政生涯中,有那些是眼光宏偉並具魄力的作為,有那些是投機觀望、只圖己利的勾當。但更具體的觀察,可能就要看他身邊都圍繞著那些人,這些幕僚性格,往往更能反射他們主子真正的原型。
大家其實可以像玩家家酒一樣排排看。蘇貞昌最得力的智囊是吳豐山,謝長廷左右手是姚文智,游錫堃幕僚葉國興,呂秀蓮則有名嘴楊憲宏為股肱。同樣的,馬英九是金溥聰,王金平是林錫山。這些人又是怎樣的角色?如果其中一人得道,又會有怎樣的雞犬升天圖?
李登輝時代的蘇志誠和陳水扁時代的馬永成,都是典型的例子。他們必須八面玲瓏,才能為老闆擺平各方的需求,有時候還要扮黑臉,宛如地下總統。不過,他們的角色都只是家僕,而非大臣;只能逢迎,不敢勸諫。他們的優點,往往也是最致命的缺點。
政治人物和幕僚的形象差異,可以像太陽和星星一樣的距離遙遠。有的政客智慧深沉、能言善辯,他的幕僚卻過於忠心而粗魯無文;有的人謙恭有禮、一派斯文,幕僚卻十分倨傲、目中無人;有的人看似平庸,底下卻有一堆精英在效勞。
總統制的國家,選舉過程中往往目光都集中在候選人一個人身上,卻忘了要治理一個國家,其實是一個集合體才能應付得來。柯林頓如果沒有那麼多的策士為其效勞,再能幹也難有作為;笨拙如布希者,有了團隊分工,他還是可以穩穩坐在世界第一強國的寶座。
通常所謂國政顧問團都只是擺在門面當招牌,不如打開政治人物辦公室的大門,讓大家看看,門內那幾個幕僚,到底是怎樣的德行,就好像雖然外表光鮮亮麗,內衣卻更能看出品味。檢驗總統參選人,不如就從檢驗幕僚開始。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7.04.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