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民進黨內為了立委及總統初選是否排藍吵成一團,一般的意見大抵是不排藍會變成排綠,但排藍太過會把中間選民排掉。
因為民調時,泛藍選民會投票支持較討好泛藍的民進黨候選人,或故意讓較弱較好打的候選人出線,等到真正大選時,泛藍選民回去選國民黨提名人,結果民進黨就落選了。這種效益一般被稱為「沈富雄現象」,也就是不排藍會變成國民黨幫民進黨提名,到大選時再讓他大輸。
因此,自認深綠的候選人當然喜歡排藍條款;相反地,自稱為「開明派」或「改革派」的民進黨候選人不喜歡排藍條款,或至少不要太排藍。他們的作法是平時和泛藍媒體交好,常批判黨中央或陳總統以顯示「改革進步」,並以媒體之肯定合理化認為他可以得到中間選民(或更有信心地包括淺藍選民)的支持,故有能力「開疆闢土」、「開拓選票」,故他們反對排藍條款。
自稱「開明派」的作法是盡量不要排藍,他們的問卷題目很容易讓泛藍民眾一看就能造假填成親綠的樣子。而民進黨部似乎也束手無策,只能討論再討論,結果派系妥協下弄出一個很奇怪的「不分區立委初選堅決排藍,區域立委初選不堅決排藍」的「一國二制」條款。
這種邏輯很矛盾,好像黨中央深綠,區域候選人可以中間一些,難道代表黨的不分區立委只需深綠,不必去開拓中間選民嗎?難道認為「太綠」有害選票?故區域選舉不敢「排藍」嗎?
太多的私利考量,太多的權謀使得一個單純的「民進黨立委、總統初選辦法」弄得不三不四、非驢非馬。
其實初選很簡單,就是要推出未來在大選時能拿到最多選票的候選人。初選辦法是科學,不是政治。在選舉研究方法上,屬於最基本的描述性流行病學,我也稱之為「預測式流行病學」。例如,你想知道全校3000學生有多少人想吃排骨、多少人想吃雞腿。但調查3000人太累,故取一較小的樣本來調查,希望用此結果去預測3000人的喜好。以小樣本推大群體,當然會有可能的誤差,我們需先決定可接受多大的誤差,再決定應抽樣多大的樣本。而利用數學(統計學)的前題是隨機抽樣,避免有系統性的誤差。
就民進黨現在的初選制度而言,要同時從黨員投票和民調兩方面著手。在佔初選結果30%的黨員投票部份,過去,黨員投票最為人詬病的,就是人頭黨員。有錢的政客可以去「買」黨員票,幫黨員繳黨費,初選時這些人就會將票投給他。民進黨應該徹底消滅這種弊端,落實黨員自主投票和黨內民主,並且嚴厲打擊黨內初選的買票賄選,只有如此,民進黨的黨內初選才能真正選出足以代表民進黨的優秀候選人。
另外,佔70%的民意調查,則必須貫徹「科學的民調」,這方面做法分成兩部份,一個是民調問卷的設計、一個是調查結果的加權。
在問卷設計方面。民進黨的民調中心應該建立一個「假問題」(又稱「障眼題」,dummy question)題庫。這些題目可以問出受訪者藍綠傾向,題庫約30題,在每次進行民調的時候,都隨機放入5則這樣的「假問題」,並讓真的問題和「假問題」隨機交錯出現。但「假問題」不能被識破,故不是公告周知。設計這樣的題目,可以達到兩個目的:第一是可以篩選胡亂回答的受訪者,有些民眾受訪意願不高,不管什麼題目都回答某個選項,或者通通回答「是」或「否」,只想儘快結束問卷,「假問題」可以過濾掉這種受訪者(結果不採用);第二個目的,是過濾掉「偽裝」成泛綠選民的泛藍選民。
具體的作法分為兩種:一是明明進行民進黨候選人初選民調,但是,故意問受訪者:「你支持國民黨哪一位立委/總統候選人」,讓想「偽裝」成泛綠選民的泛藍選民不知道這是民進黨的民調,而可以真正表達他的立場。二是我們將態度正向和負向的問題交錯,如果受訪者一律回答是或否,那麼,顯然就會產生前後矛盾,是無效樣本應予以排除。
第二個部份則是調查結果的加權。過去的初選中,如果三個候選人ABC分別拿到40%、35%、25%支持率,則不作他想,一定是A候選人獲勝。但是,如果仔細分析,也許A的支持者,其中有30%都是深藍的支持者,只有10%是淺綠、深綠的支持者;而得到35%的支持者,或許有25%淺綠、深綠的支持者。照過去的作法,反而是真正得到民進黨群眾支持的候選人,無法代表民進黨參選。為了去除這樣的偏差,我們採取加權的作法,從之前的「假問題」回答結果中,將樣本依政治光譜,分成深藍、淺藍、中立、淺綠、深綠五級,分別給予不同的加權比重,如同過去聯考加重計分一樣。
以前面的例子而言,如果這五極的支持者,依深藍、淺藍、中立、淺綠、深綠分別加重
0、0.2、0.5、0.8、1,則A候選人就不一定勝出,反而是B或 C候選人勝出的機率增大。
這並不是「排藍民調」,而是「科學民調」,是選出代表民進黨的候選人最公平的方法。也不是什麼「排藍條款」,應該說是「加權條款」,讓真正關心民進黨的黨員和民眾聲音「加權」出來,因為這是民進黨的初選,應該要充分反映出民進黨支持者的聲音。但也適當加上(加權)淺藍及中間選民的支持度,此結果將最能代表(預測)未來大選的結果,這也才是民進黨應有的初選制度。(涂醒哲/前國策顧問)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7.03.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