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不論倒扁行動在法理上的正當性,與此行動對於台灣已經遭透了的法治觀念養成的戕害,倒扁這樣的行動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獲得相當程度的認同,我想主要是因為在戰術上泛藍的策略相當成功。
兩軍交戰,任何一方都希望自己能握有銳利足以攻破敵人的矛和堅固足以抵禦一切攻擊的盾。對於政黨來說,具有號召力的政治人物就是那枝矛,而背後支持的人民就是那面盾。矛與盾在戰場上缺一不可。
由於掌握了媒體的優勢,泛藍不但可以盡全力摧毀任何來自泛綠、可能構成威脅的矛,也可以讓他們手上所握有的矛更加銳利。這一來一往之間,兩造雙方的攻擊力就產生倍數的差異了。
但是,如果泛藍的策略就到此為止,那就沒啥好說的了。畢竟以上的伎倆都應該算是兵家的常識。泛藍今天之所以有辦法造成如此的局面,重點就在於,除了上述的策略之外,他們還懂得將對方的盾轉化為我方的矛。
「你的盾,我的矛」才是他們戰略上的重頭戲!
當我們賴以防禦的盾也成為對方用來攻擊我們的武器時,會是怎樣的一種局面呢?那樣的殺傷力,絕對是高於當對方只是單純使用手中的矛來攻擊我們所能造成的。這樣的戰術其實相當接近所謂的「從內部瓦解敵人」而達到「攻心為上」的目的。
而這樣的戰略之所以能成功,重點之一就在於:泛綠支持群中存在的高度不穩定性。換句話說,泛綠的支持群中易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改變立場的人數,有著一定程度的數量。這樣的現象,主要是肇因於長期以來民進黨已經日漸習慣透過炒短線的方式擠出選票,而放棄(或忘記)唯有用心用力長期經營出來的成果才是真正的成果!
早在執政前,民進黨就已經慢慢失去了,過去黨外時期或創黨初期那種與人民同在、透過各種管道教育人民的熱情與精神。隨著席次的增多,民進黨從上到下的確慢慢開始出現選票取向、功能取向的運作方式。過去曾透過行動體現的教育人民的理念,也隨著這樣的取向慢慢轉化為空洞的口號。
所剩的只是在選舉之前個個公職出來大聲疾呼:要覺醒!要支持!或者透過操弄一些特定的議題,不斷的消費、綁架有可能的支持者。這樣的行為,老實說,跟國民黨相比實在是好不到哪去......
而透過如此短線操作所擠壓出來的選票,其穩定度之差可想而知。這樣的選票是出自於一群沒有真實認同、沒有堅定信仰,可以透過技術面操弄而被影響的族群。說白一點,這些人今天會吃你這一套,改天也會受到其他陣營的操弄而改變其支持傾向。
如此簡單的道理,我想民進黨內濟濟人才應該不可能不知曉。然而,觀察民進黨在第二次總統大選之前所擔心、算計的,仍是如何壓榨出上述那群選民手中的票。
當一個政黨不去努力向下紮根,宣揚該黨的理念以獲得更多人民的認同,反而是處心積慮的去謀畫足以影響社會中,處於灰色地帶的選民的策略時,身為民進黨支持者的我著實有著無限的感慨......
說真的,執政後的民進黨的確是妥協多於執著、口號多於行動。而諷刺的是,當初民進黨用心用力教育過的人民,那群陪著民進黨從黨外時期一直邁入執政的人民們的表現,相較於現今的民進黨,似乎更像是我記憶中、心目中「應該是」的民進黨。
黨內的「菁英」們,我想是該放下身段,好好向人民學習的時候了。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08.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