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outhnews.com.tw
|
大選前,一大群政客、學者,不停在媒體上歇斯底里的狂叫「族群撕裂」,並且憂心忡忡的成立族群平等聯盟,又在選後組成了民主行動聯盟,就連執政黨也有一堆所謂青壯派的立委忙著提出「新文化論述」。問題是,台灣的族群對立問題,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中國時報 老闆也跳出來
為族群平等聯盟宣傳不遺餘力的中國時報,就連報老闆也加入了連署行動,顯然也是覺得這個問題十分嚴重。不過,如果來看看同樣是中國時報所做的民意調查,就可以發現另一個有趣的現象。
「依據本報於二十一日完成針對台灣地區一千餘位成年民眾的電話訪問顯示,八成四的受訪民眾表示生活當中並無族群衝突經驗,但有五成六的人認為本屆大選操弄族群的情況讓人憂慮,五成一的民眾判斷年底仍將有人重施故技,六成五的人認為各政黨需要約束各自候選人,不要為求勝選而導致族群對立」
所以中國時報的結論是:「依據本報最新民調發現,台灣社會的族群問題其實並不嚴重,多數國人並無族群衝突的經驗,但是卻在部分政客惡意操弄下,導致社會的嚴重撕裂與對立。」
答案其實相當清楚,所謂的「族群撕裂」,並不是現有族群矛盾問題的惡化,根本就是從政治對立衍生而來,做為政治惡鬥的藉口。看看這些標榜著「族群平等」、「民主行動」一干人等的言行就可以了解。
大師發言 南部就是較差
一位在新聞界號稱「大師」的學者,在媒體的訪問中,就說出了這樣的句子「在產業結構上,北部比較國際化,城市性格較強,在語文能力上,北部接觸外來者的包容力比較大,因為已經習慣衝突和容忍,這些是都市化地區必然出現的結果,可是南部人大多是鄉下人,世界觀比較小,因此全球化、都市化的程度,是造成南北消費差異的原因」。
這是什麼樣的觀察與邏輯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姑且不論世界各地反全球化的浪潮,是如何的在抵抗那些無法容忍異己的粗暴文化態度。站在面積不是很大的台灣這塊土地上,憑什麼可以毫無根據的亂說南部人比較不習慣「衝突與容忍」?四年前的三一八中央黨部抗爭,今年的三二○、三二七等一連串的府前衝突與騷亂,到底是發生在北部還是南部?
這位大師又說到「例如南部人會花錢吃東西、買衣服,但卻不會花錢看表演,如果別人送票他會願意去,但若要自己花錢則不太願意;可是以北部的中產階級來說,再貴的表演他也會想去。」
這又是典型的「北部中心主義」者的狹隘觀點,到國家音樂廳花錢看三大男高音,就是高尚的文化行為,在廟會裡看免費的歌仔戲難道就是低賤的民俗活動嗎?原來評斷人類文化心靈的高低,是用肯不肯花錢看表演來決定。
「對台灣來說,比較好的發展方向是北部影響南部,北部代表的文化和價值觀是向前看的,相較之下,南部就比較保守,理論上應該是北部的影響力擴大到南部。」這一段話,就完全道出了這位大師真正的想法,原來,所謂的族群平等聯盟,更正確的說,就是「北部影響南部聯盟」,就是「民主行動聯盟」要「行動」的對象。
被罵變節 高凌風擺烏龍
這麼多政客與學者說了這麼多「族群撕裂」,說穿了,其實只是「南北撕裂」的代名詞,而「南北撕裂」又是怎麼來的呢?南部人到底是怎麼得罪了北部的這些學者與政客呢?難道只是因為有比較多的南部人把選票投給了陳水扁,就讓南部人必須背負這樣的指責?
當馬英九以囊括了台北市許多本省籍選票的五一.一三%,擊敗了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時,好像也不曾聽見有南部的學者或政客跳出來大罵「馬英九撕裂台北的本省人與外省人」,輸了就輸了,即使人民的選擇是愚蠢的,但還是得尊重人民的選擇,怎麼北部的學者與政客會把南部人的投票行為解釋成族群對立或著是民粹呢?
曾經是打扁急先鋒的藝人高凌風,決定參加陳水扁總統的就職晚會表演,看在泛藍人士的眼裡,自然是「變節」的行為,以致很遺憾的,五一九晚會當天,高凌風擺烏龍未到場。
高凌風當年經營的餐廳,被陳水扁斷水斷電,高凌風也因為這樣的不滿,參選市議員落敗,讓生活陷入困境,已面臨生存權的威脅,可不只是虛無的族群衝突或政治對立。一直到選前,高凌風還是泛藍堅定的支持者,不過,選後,高凌風還是選擇了應邀參加就職晚會表演,如果所謂的撕裂的確存在,出身軍眷的外省人高凌風這麼做,為縫補裂痕所跨出的這小步,才是真正應該受到肯定,而非遭到變節之譏。
藝人偏見 造成社會錯覺
許多選前挺藍的藝人,在大選後,不時酸溜溜的公開喊話「不要打壓泛藍藝人的表演空間」,泛藍藝人會有這樣的說法,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過去國民黨執政時代,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對付本土藝人,盡管時代改變了,泛藍藝人心中的陰影,卻始終沒有去除,老覺得一定會被秋後算帳,問題是,明明就沒有的事(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成天這樣亂喊,當然會造成社會的錯覺。
許多藝人不肯參加總統就職活動,怕的就是被中國封殺演出機會,真正打壓他們的是中國政府,這些藝人及文化界人士不去向中國抗議,反而來抱怨台灣政府,不是很奇怪嗎?特別是演藝工會平日說得滿口仁義道德,遇到張惠妹被中國封殺,卻吭也不吭一聲,這是什麼道理呢?對於成天懷抱著中國文化夢的這些人來說,中國這種行為,不正是「撕裂族群」嗎?
台灣並不是沒有族群問題,但是經常不是以族群問題的面目出現。她可能是以主流媒體嘲笑許純美「喝咖灰,穿馬些」的口音,來傷害說「台灣國語」的族群;她也可能化身為某些無聊幫派莫名其妙追打路人的正義感;她更可能是文化觀察家用來形容南北差異的傷人暗器。
民主社會,當然可以接受不同意見者的政治對立,但是,不要把什麼都扯進族群這個話題來。不爽陳水扁,可以不把票投給他,對他嗤之以鼻;不滿兩顆子彈效應或國安機制啟動的真相,當然也可以懷疑陳水扁個人或民進黨政府的道德與誠信,但是這一切真的都與族群沒什麼關係。
黨同伐異很正常,想罵人就罵人,沒有關係,但是真的用不著藉著撕裂族群的符號,來傷害善良台灣人的感情。
http://www.southnews.com.tw |
(
2004.04.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