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小姐」的一口臺灣國語,意外引發了潛藏已久,關於「台客」文化的爭議。「台客」一詞最近十分流行,特別是在某些新住民所主持的節目中,「很台」幾乎已經變成他(她)們拿來恥笑人「低俗」、「沒品味」時的必備用詞。
這些主持人本身的水準如何,我想大家心知肚明;不過,如果不論他們的人品,單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稱特定族群為「客」,的確是有輕蔑的意思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中國西晉末年時北方大亂,許多北方的世家大族紛紛逃往江南,這些逃難者逃過江的時候常常是身無分文,狼狽不堪,但是一過了江,就開始強占民地,奴役百姓,把原本世居江南的人士都列為「次等國民」;對於這些趾高氣昂的外來人士,憤恨的江南民眾給他們取了一個綽號,「傖客」,意為「那群鄙俗的流亡者」。
從表面來看,這樣的稱呼比起「台客」似乎更不合理,因為這些流亡者中,有很多都是文化素養很高的貴族,他們怎麼會「傖」,怎麼會粗鄙呢?然而,仔細深思之後,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輕蔑與憤恨其實是有道理的。
傖客之所以鄙俗,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文化素質低落,而是由於他們用鄙視的眼光,看待自己居住的土地與人民的緣故。當目光投向遠方虛幻的國度時,對於腳下踏著的大地自然就不會有深刻情感;當自以為是的族群意識將「我們」和「他們」一分為二時,對於同一塊土地上不同文化淵源的人們,所抱持的態度自然也只剩下輕賤與傲慢。
傖客對於自己賴以立足的一切沒有歸屬感,在他們眼中,江南不過是暫時居住的場所,他們真正的家在舉目望去,不見蹤影的黃河邊上;所以,對於這個暫時居住的場所,不必有任何的理解,更不必有任何的尊重與包容。這就是「傖客」的心態,一種混雜了自私、傲慢與族群歧視的態度。
鄙俗並非來自於文化素養,而是來自於視他人如敝屣的過客心態;「傖」並不是原罪,以「客」自居,才是一切紛擾與對立的根源。
今天,國民黨逃亡到臺灣已逾五十年,過去大聲疾呼的「一年準備三年反攻」,「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如今也已成為無人聞問的歷史陳蹟了。然而,雖然臺灣在政治上走出了「反攻基地」的陰影,但是那種把臺灣當成是跳板的過客心態,並沒有那麼容易消失。
所以我們看見,國民黨主席跑到西安去給人當爺爺,回來之後還洋洋得意的自稱「踏我青鞋第一痕」;依附政戰系統起家的「民盟」女作家,平日在家要自稱「山東人」,寫文章還不忘鄙夷的講兩句「我不愛臺灣」;在總統府前高喊「沒有真相沒有總統」,被國民黨視為「青年楷模」的女主持人,放下旗桿以後,三句不離「台客」,講的時候還要配上誇張的笑聲,深怕全世界人不知道她很鄙視那些「很台」的人。
這些事情看似互不相關,然而,實際上都是根基於同一種扭曲的心態。就是這種扭曲,在一千年前造成了「傖人」對江南人民的壓迫與歧視;如今,同樣的心態,也表現在自視高貴的流亡者對「台客」的鄙視上。昧於現實,執著於看不見的事物,本屬人之常情;然而,當這種偏執化為公開的嘲弄,甚至對特定族群的輕蔑時,除了「愚昧」兩字以外,似乎更無他詞可形容了!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08.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