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幾乎每天都會收到法國的總統電子報。其實,準確的說,法國沒有總統電子報,只有總統府電子報。
法國人關心總統的事,並非想知悉他的私人生活或他家人的狀況,而是要知道他領取納稅人給予的俸褖,到底每天為國民做些甚麼。所以,每星期一,收到法國總統府電子報的內容,是報告總統這個星期的工作安排表。隨後還會陸續收到他在這星期裡一些場合所發表重要講話的全文內容,和每星期三的部長會議的總結。
其電子報從來沒有出現過總統的一張照片,也沒報導其家人的任何喜事讓人分享。因他相信大部分法國民眾對這些八卦新聞都不感興趣。法國大眾明白,要獲取大量金錢與權力的人,都需使用骯髒手段取得,所以,他們對這些人很反感,不像未文明國家的國民把這種人當英雄偶像崇拜。
反觀每星期四阿扁總統的電子報,會讓人誤解彷彿是收到娛樂界名人寄給其 FAN 的電子報。內容多是搞個人崇拜宣傳,將其私人生活與總統工作混為一談:甚麼其女兒添丁了,甚麼其兒子小登科了等等。因為阿扁明白,在未文明的社會,一個人一日成為總統,一家人通通成了全民羨慕的人物,其生活的點點滴滴也都成為人們日常津津樂道的話題,這是封建社會的現象,阿扁似乎有意繼續保留。
臺灣媒體絕大部份是傾向權貴,所以,李登輝下任後就謾罵他老番癲,而稱連戰為大少爺連爺爺之尊敬?因為人們不計較連戰的財富如何取得,他有錢就是人人尊敬的上等人。為何王金平宣佈與李前總統劃清界線?王某因要討好強者的中國,就遠離與中國不喜歡的人,這都是不文明的文化使然。
現代文明的國家,是將人從小就培養成獨立自主的性格。從小到老習慣獨立,即使殘疾老人也有能力維持其 autonomy 獨居生活,所以,沒見過美國總統遇上問題就去請教其卸任總統的老爸。傳統教育是把人從小教成服從,長大了突然給他自主,他已失去了這個能力。阿扁做事老是向「長輩」「討教」,做錯了被指斥時竟然推說是聽命於李登輝先生,這樣哪像當個有主張的總統在經營國家。連戰也同樣是養不成熟,當個中國黨黨主席了,卻跑到中國求胡錦濤來當家做主。王金平也是無法獨立的人,也要走連戰的路線找個強者作靠山。
主權在民只是民主的一環,並非等於國家已走向文明,臺灣表面是現代化了,但整個國家還停留在政治改革前的落後思想。文明與否得從教育著手,將國民培植成有文明的價值,既是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又懂得運用每個人的基本權力;去除奴役不公平與是非顛倒之歪觀念價值:如成王敗寇即煽動以武力爭奪權力、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即宣揚天下沒有不是的政府、沒大沒小即大欺小違反人權、英雄不問出身即誤導下代對英雄的人格標準、尊師重道即無條件給予某階層的特權、不可向長輩頂嘴即既禁止言論自由....。
法國與臺灣有不同的價值,所以產生不同的總統電子報內容。阿扁有心阻撓臺灣文明,無意改進。臺灣要改變嘛,只求再出現一位肯自我犧牲利益的領導人,給全民做個好榜樣,大家一起放下自己不應有的特權,讓下一代擺脫思考空間的限制,讓每人有獨力自主能力,將臺灣帶向文明吧!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07.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