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是中國國民黨本土派領袖的王金平先生,為了競選黨主席,先是為了尊連、擁連而說出無數拍馬屁、肉麻兮兮的話;爾後為了向黨內的主流交心,而強調他反台獨,並拋棄他那台獨也是選項的主張,也說不會更改「中國國民黨」的黨名;更為了洗清他本土派的色彩,而極力撇清他與李登輝先生的關係;為了選黨主席,他居然要如此逢迎奉承,說出無數反本土化的話來作賤自己,這是王先生的悲哀,也是所有中國黨本土派黨員的悲哀。
中國國民黨最近幾年不斷強調要本土化、要台灣優先,而其黨員也是本土的比非本土的多,所以,照理王先生應該以他本土派的立場與形象來訴求本土派的支持,但他卻一反常理,反而要用反本土的語言來爭取非本土黨員的支持,如此詭異,可能是他視本土派為囊中物,也可能是他渺視本土派的存在,認為非本土黨員才是勝負的關鍵。但他這樣做也會讓人認為中國黨內根本沒有真正本土派的存在。
顧名思義,本土化的「本土」當然是指台灣,不會是中國,所以,那與本土化格格不入、不相稱的「中國國民黨」的黨名當然要改;而要本土化,當然就得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那台獨當然是該有的選項,所以,王先生這樣做己不配被稱為本土派。
而王先生會用這種策略,當然是與中國國民黨的黨員結構與習性有關,因為它一向就是以早期隨它來台的軍、公、教、警、特及軍眷、榮民等為黨核心,這些非本土派的族群也深受「黨國」的照顧,所以,深具中國意識,黨性強又團結、是堅強的選舉投票部隊,任何人要選舉都須爭取他們的支持。
而後來才加入的台灣籍黨員,基本上是因就業、升遷或工商發展等個人利益而入黨的,所以黨性不強,是唯唯諾諾、不敢有主見、不會團結也不會對黨有太大影響力的一群人,所以,王先生才敢不把這群人看在眼裡,而直接向非本土派爭取支持。
當然兵不厭詐,也許王先生是為了勝選而不擇手段,但當李登輝先生當黨主席時,講了數百次的統一,仍被黨員歸類為台獨份子,所以,已被歸類為本土派、是「台灣國民黨」的王先生,雖不斷強調反台獨,但其他黨員會相信嗎?
如果中國國民黨會讓這種口是心非、言不由衷、充滿權謀的王先生當選黨主席,那將是中國國民黨的悲哀,而如果王先生落選,則又印証了中國國民黨是衹屬於中國人、不屬於台灣人的政黨,所以,王先生的參選,確也讓中國國民黨左右兩難了。但不管如何,在這場黨主席選舉後,它的舊權威性必將迅速消退,也可能因此分裂瓦解,而是否會落實本土化、認同台灣,我們就且拭目以待。(黃世安/美國華府同鄉會,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會員)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06.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