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平踐踏國格拆旗迎賓事件,經自由時報獨家報導後,引起各方迴響,也讓國人正視到,這幾年來中國人接受臺灣的補助、接受臺灣的款待,大搖大擺來臺灣進行所謂的學術交流,實際上卻是小動作不斷,盛氣凌人地踐踏我國國格,把任何無關政治的學術活動都沾染到政治的色彩。修平事件只不過是冰山一角,但這是當著全校師生來賓的面為了中國訪客,大拆國旗,又當場被拍攝下來,讓政府高層不得不嚴肅面對這積重難返的問題,不管是行政院、教育部都提出嚴厲的譴責,甚至凍結修平的教育補助款。
然而,平常在國內動不動就愛拿國旗來做政治動員,甚至可以勇猛到拿國旗打人的泛藍支持者,對此似乎漠不關心,好像是國旗只有對內進行政治抗爭時才有用,對外遇到中國人時,國旗已經可有可無了。國內統媒的反應更是荒唐,看到杜正勝部長有所批評,立刻啟動反杜防護網,一下子奚落起綠營只有面對中國時才會尊重國旗,一下子配合修平校方演起「社會追緝令」的把戲,極力為修平文過飾非,並將白色恐怖的大帽子扣到政府頭上。某個報社更用極大篇幅報導加上社論全面性地向政府開砲,並趁機暗指自由時報炒作話題,似有藉機陰損競爭對手之嫌。
但就國內統媒的演出來檢視,綠營對外會堅持國旗的作用,泛藍的只把國旗拿來對內使用,何者層次較高,不言可喻。儘管泛綠對國家前途有任何不同的主張,對國號、國旗也有人無法接受,但是在國際場合上,泛綠陣營對國格的維護總是一致對外,全力捍衛我國尊嚴。相反地,對於泛藍來說,國旗的作用除了對內進行政治動員、意識型態對抗外,對外尤其是有中國的場合,他們心目中的國旗似乎自動變成五星旗了,才會有馬英九要警察取締觀眾手中的中華民國國旗,統派團體集會屢見五星旗飄揚,種種令人錯愕的表現。
欣見教育部對修平作出嚴厲的懲處,自由時報也在山東理工大學離台前作出明確的報導,提供了真相。某報卻仍宣稱這是教育部找碴,並且作出扭曲事實的報導,甚至暗指學生可能走上街頭抗議,藉此向教育部施壓。由修平事件可清楚檢視藍營政治人物的立場,以及媒體興風作浪,為特定立場喉舌的可憎嘴臉。
希望修平事件可達到殺雞儆猴之效,政府相關部門應立即訂出明確的規範,任何學術活動需要向政府請款的,政府應該嚴加審核,若是發現主辦單位有矮化我國國格以迎合中國無理要求的作為,應可拒絕經費之撥發,並且作出嚴厲懲處,讓沒有樑脊的主辦單位自行擔負中國團所有的費用,沒理由讓國家花錢請人來矮化國格。如果因此造成中國學者不願意來台交流,那也用不著跟這種沒有基本禮儀的學術團隊進行交流。應把學術交流的視野拓展到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而非侷限於中國一隅,故步自封,既無法有效提升學術水平,又丟臉傷財。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06.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