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蓮副總統16日上午在政治大學針對台灣的外交處境以及未來的外交挑戰發表專題演講,針對「兩岸一中」、「九二共識」和「憲法一中」的問題首次提出完整的解讀。
呂副總統演講全文如下:
我在立法院只擔任三年立法委員,特別是擔任全職的外交委員會委員。一直以來我感到台灣外交很寂寞,也很重要。過去外交部對外交特考設定女性保障名額,每年只率取五位女性,很令人憤怒,我一直逼迫外交部把這個門檻拿掉,自此之後,發現外交官考試的成績女性並不亞於男性,今天看到許多女同學在這裡,非常令人感到欣慰。
各位請先看這個圖表,大家都研究國際事務,應該比我還熟悉。在全世界192個國家中,其中有黑點的是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沒有黑點的國家明顯地數目上更多。前天消息傳來,諾魯共和國要與我國恢復建交,成為第26個邦交國,這聽起來很悲哀,因為在192個國家中只有26個國家承認中華民國。講起與諾魯的建交就勾起一段恨事。
三年前,在陳總統就職民進黨黨主席的那一天,諾魯與台灣斷交,次年諾魯就後悔,一直希望與我們恢復外交關係。在這背後搞鬼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們為了打壓我們,從舊政府時代一直打擊到新政府,特別在總統就任黨主席的那一天,讓諾魯與我國斷交,許多謠言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給諾魯高額援助,所以當時的總統便答應了與他們建交,而斷交後卻被賴帳,所以諾魯才感到後悔。那位前總統不是今天這位與台灣建交的總統,今天這位總統在當時是反對黨,長期以來,他十分認同台灣,對於與台灣斷交感到不以為然,所以在他執政後就努力謀求與我國改善關係。
為什麼我們今天外交處境如此困頓,各位的老師一定告訴你們許多原因,但是真正的原因就是我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大家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立場,表現在3月14日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這就是中國的台灣關係法。
在反分裂國家法中,界定了中國版的台灣關係,其第二條規定,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國家絕不允許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反分裂國家法中還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的問題,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不受任何外國勢力的干涉。其第四條指出,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所有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所以,反分裂國家法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而且之所以有台灣問題,是因為中國內戰遺留下來的問題,是國共問題,不是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安危禍福榮辱的問題,而且反分裂國家法悍然表示台灣問題為內政問題,不受任何外國勢力干預。
以此理解我們今天的外交核心問題,可以獲得一個答案,那就是台灣不是沒有資格加入聯合國,台灣不是不值得受到全世界的尊敬,而是因為在聯合國安理會中有否決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71年10月25日取代中華民國後,成為享有反民主超級大權的聯合國會員國,可以用否決權來排除台灣。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案,該決議案中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中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所以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權利,承認其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為一合法代表,立即排除蔣介石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機構內非法佔據的席次。這是相當粗魯的決議文,也是對台灣前途一記致命的打擊。
在1971年10月25日之前,全世界許多國家仍然承認中華民國,但在2758號決議案通過之後,大家都轉向,原本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陸續轉向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什麼為有此轉向?這就牽涉到Old myth 與new myth。
在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案之前,中華民國主張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民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承認中華民國就要全盤接受此一主張。在通過2758號決議案之後,許多國家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同時中間又像三明治一樣夾一塊肉,就是台灣為中國的一部份。因此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能承認中華民國或台灣,因為他們認定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台灣是地方政府,而外交是主權國家的關係,地方政府不可能有外交承認,此為我國外交的核心問題。
為何許多國家多半與我國沒有邦交,其根本原因是一場誰代表中國的拉鋸戰?這個拉鋸戰我們一定會輸,因為台灣怎麼能代表整個中國?在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案之前,當時先總統蔣公堅持漢賊不兩立,即使他在1949年6月從中國大陸倉皇逃到台灣,失掉了整個中國大陸領導權時,他仍認為他代表整個中國,這個舊迷思、舊主張,在2758號決議案通過後,就完全破功了。
2758號決議案對我們十分不利,因為其中沒有提到中華民國或台灣,就把我們完全排除在外,這是很重要的文件,各位要正確的瞭解,為什麼聯合國會通過此一決議案,今天要花一點時間與各位一同回顧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以及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係,希望今天的解讀為大家帶來新的思維。
滿清在1885年才正式在台灣設省,所以1885年以前在中國的眼光中,台灣是化外之民、邊陲地帶,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1885年設省之後,好景不長,10年後,也就是1895年,滿清因為1894年甲午戰爭為日本所敗,因此簽訂馬關條約,其第二條規定,中國將管理下列地方的權利,永遠讓給日本,包括遼東半島、台灣全島以及所有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馬關條約是探討台灣與中國關係的重要歷史文件。當時清廷已把台灣、澎湖永遠割讓給日本,自此開始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直到1945年10月25日日本投降為止。
當時由蔣委員長接受日本投降,但蔣委員長派兵接受台灣不是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而是根據1945年8月12日的一號命令,該命令是由美國總統杜魯門發給當時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命令中要求台灣、滿州、南洋、琉球、南韓與菲律賓等地區由哪些人代表盟軍來受降,蔣委員長是以中緬印戰區最高指揮官的身分,代表盟軍派遣國軍接受投降。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放棄台灣,但真正的法律依據則在於舊金山和約。
由於當時蔣委員長不是用中國主權代表的身分來接收台灣,而是以中緬印戰區最高指揮官的身份來受降,所以不久在其他受降地區,像是南洋、滿州等地的軍隊都退去之後,只有接收台灣的國軍一直沒有離開台灣,這是最大的不同。
影響台灣地位的第一個因素是1895年馬關條約,第二個極具影響力的歷史文件是1951年在美國舊金山橡樹園,由47國參與的舊金山和約。該和約第二章第二條規定,日本放棄對台灣與澎湖列島的一切權利根據與要求。事實上,依據馬關條約中的規定,清廷已永遠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從那時起台灣與中國已無任何關係。1951年舊金山和約的簽訂是因為日本是二次大戰的戰敗國,在和約中,日本無條件放棄一切對台灣、澎湖的權利根據與要求,所以那時起,日本就與台灣沒有關係了。
但是在舊金山和約召開前兩年,1948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已經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換句話說,孫中山所領導1912年在南京建立的中華民國政府,從1949年10月1日起,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全世界展開承認毛澤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承認蔣介石的中華民國政府的角力戰,此一角力戰在舊金山和約時仍混沌未清,當時許多國家外交政策仍未定案,但已開始這樣的角力,所以中國到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黨),還是跑到台灣的中華民國?仍是辯證中的問題,也因此舊金山和約排除中國的參加。
這種作法是很荒謬的,因為二次大戰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戰國家與受害國,只因為國共間的代表中國之爭,就排除我們的參加。而在舊金山和約中,日本向所有與會國家宣布無條件放棄台澎,由於簽約國沒有中華民國,為了補救這個問題,所以在1952年隔年特別簽訂中日和平條約,安排日本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簽約,此條約中,日本放棄台灣、澎澎再加上南沙的西沙群島,並由這兩個條約來確定台灣與日本的關係從此一刀兩段。
但是這裏衍生出來的問題是,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如何?在馬關條約時中國已經永久割讓台灣,所以日本投降後台灣雖然是由中國大陸派了國軍來掌管,這是根據美國、是根據盟軍的命令接收台灣,但不表示那時候台灣主權就回歸中華民國或者中國,因為關鍵在於是舊金山和約簽訂之前的舊金山和平會議。
各位是專家,我講的每句話都有資料可查。在經過辯論後是不可以依據舊金山合約以放棄台澎主權的方式將台灣歸還中國,為什麼呢?因為1949年毛澤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韓戰爆發,韓戰爆發是蘇聯共產黨蘇維埃成立後,為了赤化全世界,先輔導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同時也輔導北韓要侵犯南朝鮮,同時讓整個朝鮮半島建立共產政權的一個陰謀。
當時打出抗美援朝,本來美國也開始考慮是不是要放棄蔣介石的中華民國並承認毛澤東政權,偏偏那時候毛澤東在背後策動韓戰,讓北韓攻打南韓,同時反抗美國帝國主義,因此美國一念之間,由杜魯門總統宣佈台灣法律地位未定,如此才能夠派遣第七艦隊巡防保護台灣,這個事情就發生在舊金山和約的前一年。
因此在舊金山會議與會代表說,今天開的和平會議是要處理二次世界大戰的權利義務關係,因為日本是發動戰爭的國家,由於戰敗所以放棄包括遼東半島與台澎的權利,如果規定日本放棄台灣後就把台灣歸還給中國,那不是等於是把台灣當作一個戰利品送給在最後發動韓戰的中國共產黨嗎?所以全世界認為期期不可,這樣的辯論的結果之下,所以在舊金山和約明確規定日本無條件放棄對台澎的權利,並且不寫明台灣的歸屬,這是我們第二階段要釐清的。
你們的教科書都說有開羅宣言、有波次坦宣言。在戰爭時代交戰國或者軸心國、同盟國當然常常會有聚會,討論怎麼樣來推動戰爭或結束戰爭,不管是開羅宣言或波次坦宣言都只是戰時的政治文宣,各位可以去查資料,所有沒有簽署、沒有法源處理過的文件,只是一種政治宣言,過去你們讀的教科書,一直講台灣地位在開羅宣言就決定了,那是騙你們的,你們各位都是專家,在國際公法上,戰時的政治文宣沒有法律效力,真正有法律效力就是我一直講的舊金山和約,及後來的中日和約。
接下去我們再看聯合國的2758號決議案,因為這是一直影響我們外交前途的關鍵性文件,1970年聯合國2758號決議案中,只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0月25日成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把蔣介石集團在聯合國以及相關組織的席次排除,其中沒有任何一句提到台灣的文字,所以2758號決議案絕對不能做為聯合國已經確認台灣是屬於中國的依據,那是騙人的。
同樣的道理,2758號決議案只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出席或參與聯合國,沒有任何一字一句談到台灣的代表權,所以台灣在聯合國沒有代表權的說法,依據2758號決議案來看也是騙人的。今後從事外交,這第三個重要文件請大家要正確解讀。在2758號決議案中,只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次以及安理會永久理事國的地位,但是完全沒有談到台灣,更不能作為解釋台灣是屬於中國的任何依據。很不幸地,包括最近連主席、宋主席相繼訪問大陸,喊中華民國只能含糊帶過,或者喊了三次中華民國就被消音、就受到一些干擾,使得大家感到困惑,怎麼會出現一個「兩岸一中」的問題,因此需要對「中華民國」、「一個中國」再做理性的認識,所以我要講台灣與中華民國的關係究竟怎麼回事。
各位在教科書上都讀過,中華民國是1912年1月1日成立的,但是10月10日才確定稱作「中華民國」,可是中華民國一直沒有她的憲法,有的是訓政時期的臨時約法,到1936年(民國25年)5月5日曾經制定一個憲法草案,後來叫作「五五憲草」,在這部憲法草案討論過程中,對日抗戰發生,所以整個中國大陸情勢不穩,沒有辦法實施憲法,從軍政時期到訓政時期,訓政時期是以黨領政,以中國國民黨領導整個國家,憲法時期就是有憲法後一切依法行事。但是,五五憲草民國25年5月5日通過制訂草案,還來不及公布與實施就停擺,直到1947年。1946年召開國民制憲會議,在1947年的1月1日中華民國的憲法公布了,並於同年12月25日實施中華民國的憲法,所以大家過聖誕節後就是行憲紀念日,1947年12月25日,這個憲法與台灣的關係很弔詭,其第四條條文顯出弔詭之處。
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規定,中華民國的領土依其固有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1947年制訂公布的憲法規定,中華民國的領土要依其故有疆域,而這個故有彊域在1947年憲法中沒有列舉是那些,所以追溯民國25年的五五憲草,其中就很清楚的規定中華民國疆域包括江蘇、浙江等甚至新彊、蒙古、西藏都包括在內有30省,但是沒有台灣,不過因為民國25年時,台灣是日本的,一直到1951年(民國40年)舊金山和約簽訂後日本才放棄台灣,所以五五憲草沒有把台灣放入中華民國的故有疆域,這是千真萬確。
1947年的時候也沒有錯,因為民國36年舊金山和約還沒有簽訂,中日和約是民國51年才簽訂的也沒有錯,錯在那裏?錯在中華民國1947年10月1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後,前總統蔣公先到台灣在陽明山成立草山辦公室,1950年3月1日又復行視事,那麼他同時又自己恢復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各位知道在大陸國共對峙非常嚴重的時候,先總統蔣公是被迫下野的,坦白說他已失去總統的身份,那時候是由副總統李宗仁來代替,可是局勢一變壞,副總統也嚇死了,自己就跑到美國去不了了之。
你說總統已經辭職下台,副總統又溜掉了,這個時候中華民國如果還要有總統、副總統是不是應該要重新選舉?結果,那時也沒得選就跑到台灣來。那時在1949年戒嚴,然後之前1947年有288大屠殺,當時的台灣人民嚇都嚇死了,不懂要選舉,也不懂在中國大陸的憲法在台灣能不能適用,正是亂糟糟的時候,蔣介石先生黃袍加身、復行視事成為總統。
這是歷史,我們今天要把他搞清楚,現在問題是,如果根據剛才一路講下來,台灣不是中國固有彊域,倒是國民大會後來在台灣就應該快處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不是不能處理,因為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彊域非經國民大會決議不可變更。事實上,在台灣國民大會開了那麼多次,蔣介石總統他第一要務是趕快要國民大會確定中華民國的彊域一定要包括台灣,不然,中華民國到台灣是怎麼回事。
各位都是學者專家,有沒有去注意這個問題,今天作為中華民國副元首我很無奈,但是我一定要告訴大家,今天有人在主張憲法「一中」是主張什麼,如果現在看起來都不對,後天519戒嚴日我還在台北火車站辦「不堪回首戒嚴日」,我就是要檢討當時的戒嚴令完全是違憲違法,過去是一塌糊塗。今天我們是民主法治的國家,如果連這樣基本對歷史的客觀認知工作都不做的話,那我們真是很對不起後代子孫,所以我一定要拿這些與各位嚴正地討論。
到什麼時候中華民國不與台灣關係結合,你們知道嗎?我們真的要感謝李登輝總統,現在吵「九二共識」,今天我要跟各位說什麼叫「九二共識」,其實是1992年8月1日李登輝總統主政時,他看左不像右不像,國家地位不處理清楚實在不行,可是他在當時複雜環境下,也沒辦法講清楚,也沒辦法把包袱卸掉,所以他先成立國統會,1992年8月1日通過了八一決議,這其實是「九二共識」的根本,但大家今天都不去談,今天藉這個機會與大家討論。
1992年8月1日總統府國統會通過「一個中國」決議文,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的含義有所不同。中共當局認為「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來統一以後台灣將成為管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我方(中華民國)則認為,「一個中國」應指1912年成立至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則僅僅及於台澎金馬,台灣屬中國的一部分,大陸亦為中國的一部分。
這是1992年8月1日總統府國統會通過的決議,意思是大家都在講「一個中國」,但是在北京的「一個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此情況下,台灣只不過是她管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而我們的主張「一個中國」是1912年在南京成立的中華民國,只不過現在的主權只及於台澎金馬。
李登輝總統至少比兩蔣時代務實一點,在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案以前,蔣介石先生在這裏,我剛已提到他在大陸下野,就憲法來講他沒有有權利再當上這裏的中華民國總統,這是憲政問題,他還一直主張還是他代表全中國,這種說法到李登輝總統時代已經行不通了,因為邦交國愈來愈少,不面對現實怎麼辦,所以想很久才發明,我們還是承認「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主權只及於台澎金馬,這也只是國統會的宣言。
根據國統會8月1日的決議文,後來才在國民大會完成中華民國憲法的修正案,就是同年才修正的。為了要實踐國家的統一,我們現在先承認中華民國的有效主權是台澎金馬,其次就是中華民國憲法的故有彊域從來就沒有台灣,這是非常荒謬的,居然我們中華民國這部憲法1947年在中國大陸制訂實施不到兩年,中共政權就成立,所以這部中華民國憲法在大陸幾乎只用了一年,有沒有實踐過這個,可以仔細再去研究,但是搬到台灣來在這樣的狀況下,用了半天才發現原來中華民國的故有彊域沒有包括台灣,成為全世界少有的荒謬與錯誤。
1992年中華民國李登輝總統終於想辦法把它補救,所以才有修憲,確立中華民國的彊域是台澎金馬,勉強把台灣與澎湖塞進去,這是1992年的事情。
我想講到這裡有非常多感慨,我們搞外交搞了半天,大家想台灣怎麼走得出去,走不出去大家也知道是中共在作怪,中共為何作怪?因為他們總是認為台灣是他們的一部分,只要台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政府,我的邦交國就是你的,但這就不稱做邦交國,這就是用在香港和澳門,這兩地區本就非主權獨立的國家。
從另外一個角度,全世界就192個國家,不論今天我們稱為中華民國或台灣,我們沒有資格加入聯合國,所以自1991年開始,我提倡台灣加入聯合國,為何我大膽這樣推動?因為南韓與北韓經過15年的努力,中共終於放棄杯葛,讓南韓與北韓同時加入聯合國,所以啟動我這樣做。
中共既然對南北韓都讓步了,所以我立即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當時我還不是立法委員,外交部次長蔣孝嚴先生,就是當時的章孝嚴先生,第一個說這是自取其辱,完全瞧不起我。後來我選上立法委員,外交部看不對勁了,趕快就開始推動參與聯合國,因為他們知道,我會在立法院給他們出難題,但我要你們記住,就是這位外交部次長蔣孝嚴先生說我們爭取加入聯合國是自取其辱,因為他知道他的祖父──先總統蔣公其實是讓我們從聯合國挫敗的人。
最近,錢復部長──前監察院長的回憶錄,建議大家閱讀,裡面就提到美國為了保護中華民國已想盡各種辦法,但發現大勢已去,就派遣特使希望先總統蔣公能體察時局的變化,同意接受雙重代表權,同時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進入聯合國,可是當時的蔣公可說是冥頑不靈,完全不知國際局勢,他的外交顧問是蔣夫人,枕邊細語的結果是說「漢賊不兩立」──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而且取得安理會的席次,我們寧可退出,就是在如此冥頑不靈的情況下錯估形勢。
駐外人員無法為此奮戰,也同時觸怒美國及日本,美日兩國認為情勢已如此,就讓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取得安理會席次,我們確保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會籍,但很遺憾,當時的主政者是如此冥頑不靈,以漢賊不兩立捍然拒絕,所以我們不但不能阻擋中共安理會的席次,連我們中華民國的席次也被排除掉。
過去的錯誤使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硬要全世界承認我們是代表整個中國,這是一個荒謬、這是一個迷思,從此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就以聯合國2758號決議案欺騙全世界,說當時已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代表台灣,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但是這樣的欺騙、這些迷障,我們不一點點地弄清楚,我們要辦什麼外交?我們一定要拆解中國的騙局。
至於九二共識到底是麼回事?1992年之前,兩岸關係解凍,從探親、觀光到投資都在進行,產生很多文書認證的糾紛,不處理不行,我們設置海基會,他們設置海協會,針對文書認證談論,是純事務性,但到1992年3月份時,就堅持我們必須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地方政府,必須聽從中央政府,對此當然海基會不能接受。所以3月份未談妥,8月份國統會的決議文就通過了,在10月28日雙方海基、海協兩會在香港見面,講好是事務性,但一坐上談判桌,一樣的問題──必須接受「一個中國」、承認台灣是地方政府──對此我們當然無法接受,次日對方代表隨即返國。
但兩岸人民交流產生的問題非常多,後來才想到8月1日國統會既然曾通過決議文,所以雙方再以電話聯繫說,這樣好了,我們也承認「一個中國」,只不過這「一個中國」──你們認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主張是中華民國,那就各說各話吧,非常阿Q。中共也認為:8月1日國統會都承認「一個中國」,你都要國家統一了,所以就勉強同意,這就是「九二共識」,結果雙方各自以文書、口頭表述,但未簽字。我也作了研究,將當時的過程及來往的文件整理成文章,交由貴校國際事務學院院長參考。
「九二共識」到底有無共識?如果有共識──就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這是表象的共識,並沒有真正的共識,各自表述是太有學問的說法,其實就是各說各話,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是否稱作共識?也可以說成是AGREE TO DISAGREE,你說是外交家非常會賣弄文字也罷。
但總體而言,中國國民黨如果有膽識的話,這次連戰先生就乾脆說,「九二共識」其實就是兩個中國,你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我就主張中華民國在台灣,其實「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是各說各話,如果有共識的話是兩個中國,不是一個中國。
但我們太多的文字魔障,不僅國人聽不懂,弄得全世界更聽不懂。這次連戰先生訪問中國時說,中山先生曾創建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稱作中華民國,使出吃奶的勇氣,說出一次中華民國之後,就不敢再提了,之後就稱中華民族;宋先生想要表現得更英勇,因為後面有阿扁總統的加持,所以努力講三次中華民國,結果被消音,所以,之後也不敢再提了,也只稱中華民族,最後還弄出一個「兩岸一中」,我的天哪,那不是比「憲法一中」更糟糕嗎?這就是關鍵所在,如果不了解這些事實,如何辦外交?各位關心國際事務、日後國家的外交人才,一定要將自己的國家處境搞清楚,將國家的過去、現在、未來弄清楚,不能再自欺欺人。
過去為了意識型態,為統治權的考量,編了許多故事,今天全世界看待台灣,絕不會視台灣為中國的內政問題,試想,胡錦濤以政治魔術,中國國民黨在台灣五十年的政權是以反共為主,可以涉嫌匪諜、白色恐怖造成家破人亡,全國每年三分之一以上的預算是為反共而投資,連、宋怎麼在台灣兩度失去政權後,就變成親共,歌頌中國大陸的發展,沒錯,上海是發展快速,但為何不到新疆、河南愛滋村去看看?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中國大陸有二億人口以上,處於衣食不飽、生死邊緣,為何不去了解,去年一年,全世界被判死刑者有百分之九十在中國大陸,為何一句人權議題、飛彈撤除都不敢談?
今天,我要告訴各位,台灣在國際困頓的情形之下,如何辦外交?
第一、我們要認清事實──過去、現在、未來的事實;
第二、要認清情勢。
在全球化的時代,要有全新的思維及觀念,主權的觀念不再是領土主權,而是國民主權,也就是讓人民決定前途,不是讓土地決定人民,只以這塊土地過去屬於誰,所以人民性命不重要,這就反映在反分裂國家法,中國認為台灣問題就是歷史問題,這就是土地來決定,他們認定台灣在1895年以前屬於中國,還尚待辯證。但基本上,我要說,廿一世紀是國民主權的時代,由人民來決定一切,全球化物流、人流、金流、時間流、價值流,最重要的是流動之後,價值觀念都變了,沒有絕對的對錯,文化沒有優劣之別。
在此全面衝擊之下,台灣的外交,應是價值外交、魅力外交,我就任副總統之前,因為在立法院外交委員會擔任三年的全職立委,當外交委員是沒有掌聲、媒體也不報導,選民看不到,我不想連任,但我還是堅持下去。擔任召集委員的第一件事是全面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雖然迄今仍未成功,但我還是告訴各位,南北韓歷經15年的努力,即使中共也為加入聯合國花了22年將中華民國排除,所以我們還要努力。
如果在天安門事件之前,我們做好努力,相信當天安門事件發生、全世界譴責中國時,我們加入聯合國應會獲致成功,但在此之前,我們未做好準備,包括我在內,我是1992年才開始推動,當時,我只是立法委員,在聯合國旁設置一個辦公室,每年一定要包圍聯合國,1995年時以陸海空包圍象徵加入聯合國,在聯合國前示威,當時我包下一隻飛船寫著:UN WELCOME TAIWAN,也包了一艘遊艇寫著:WELCOME TAIWAN INTO UN,由於聯合國大廈周圍皆是玻璃帷幕,七天以五千元美金包了遊艇在鄰近河流行駛,在任何一個角度都看得到,讓世界各國知道聯合國中沒有台灣。
1995年是聯合國50週年,九十餘國的元首都齊聚聯合國,後來得知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也看到那艘遊艇,他很生氣地將我邦交國的大使請去喝咖啡說:TAIWAN IS WAISTING MONEY,他認為台灣弄這些東西是沒有用的,以他們如此霸權的國家認為我們是小兒科,但是聯合國會員國在一星期過後,不再看到那艘遊艇就說:EVERYBODY,WHERE IS THE BOAT?
後來,離開立法院擔任桃園縣長,訪問該處,他們見到我說:WE MISSED YOU VERY MUCH!由於我每年都去,利用各種管道,也會在大廳間,所以許多外國友人見到我來就覺得慚愧地說,我們的國家土地、人口、各方面成就都不如你們,有什資格不讓台灣加入聯合國?一個是中國,一個是美國,如果中國不打你們,美國支持你們,台灣早就加入聯合國,後來我就想,這樣我們就不必再坐在大廳了,因為坐在那裡沒有用,乾脆作副總統,讓我們的國家更強大,這是推動聯合國的事,我們不要氣餒,還是要進行。
連先生到訪中國後,雖然肉麻兮兮、歌功頌德,好像什麼都好,突然讓人覺得好像和平都來了,如同明天就可以加入聯合國了,但你們看今天的報紙,要加入就稱作TAIWAN, CHINA 與世界各國醫療合作必須獲得他們同意,好像921地震發生時,許多國家要支援我們,但中國卻說必須事前徵得他們的同意,這就是中國。
今天我們應請連先生到日內瓦才對,讓宋先生再去北京一次,不能先前答應了,現在又沒了,大家要看清問題的真相,根本的問題在那裡。
可是我們能不做嗎?不行我們還是要做,我們要打出價值外交,過去為了要證明中華民國還是存在的,所以不斷告訴國人我們還有幾個邦交國,可是中間仍有些微不足道的國家仍是用金錢外交,只要買通幾個當權者就轉過來,等中共又送錢過去,又隨之轉向,過去以邦交國來論外交成就,是務虛外交,不是務實外交,務虛外交的背後就是金錢外交、就是舊政府。
我跟各位講,我們現在一直在努力,但是我們還是希望邦交國能夠存在。可是在這裡,我要告訴各位,我們最珍貴的邦交國就是在這一帶(指中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不只是論量,而且是論質,我們目前26個國家,諾魯又回來了,這26個國家中,有13個在美洲這一帶,所以後來我們就覺得說,我們要經營新兩岸關係。
我們舊兩岸關係是從台灣海峽看中國大陸,越看錢越去,人越去,結果心也去了;即使最新的,我們看到連宋去,表現的這麼好,討好中國,你們看今天的報紙就會知道一切都是空的。台灣人民也不笨,前些天國代選舉,起碼讓大家知道,民主的台灣還是經得起考驗的。
那我要講說,各位有志於外交,下面要怎麼做,我要提出的是「價值外交」。我們要讓全世界看清楚,我們的價值、我們的立國價值是跟全世界主流國家一致的,我們代表主流價值,美國不會放棄台灣,一方面是戰略價值的關係:我們是東南亞、東北亞的中心點,台灣海峽不是台灣的海峽,無論是海中的船舶、天空的航空器,每天都有四五百在那裡進行,所以台灣海峽有動盪的話,那是全世界的大事。
更重要的是,台灣跟美國、歐美國家有同樣的價值,我用的是soft power柔性力量,至少包括,人權、民主、和平,我把「愛心」都放進去,再加上科技發展,人權、民主、和平、愛心、科技發展,我喊了很久,我其實是中華民國副總統,僅次於連先生、前副總統,到過梵帝崗訪問,當時我的柔性國力獲得教宗的高度肯定,當天教宗因為有宗教儀式不在教廷,由他的國務卿接待,我闡述了柔性力量,他很感動,第二天說,教宗認為這跟甘地當年領導的nonviolence theory相似,所以他立即電報給我。
柔性的力量跟剛性的力量,剛性的就是不斷地發展軍事武力、來威脅、來侵略,同時遂行經濟的掠奪,所有的大國,其實不是真正只是為了他們的民族主義,它背後都還有很多權力,特別是中國大陸現在開始富強以後,大家一方面可以看到的是中國大陸是全世界最大的工廠,接著大家又發現有錢人越來越多,它其實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很多的產品都被它消耗掉,最可怕的就是資源的掠奪,全世界的資源在很短的時間被它掠奪掉,為了掠奪資源,它現在打出「能源外交」。
短視的政治家、政客會覺得「我趕快出賣我的能源,可以獲得中國的好處」,放在現實的口袋,可是犧牲了它後代子孫的幸福。
目前我們面臨很多很多的挑戰,我要講的是,我們台灣打的是柔性的力量,我們是和平、合作、分享,我們的人權、民主、和平,我特別強調愛心,我們做很多很多的慈善事業,這些都要讓全世界知道,再加上科技發展,在這邊大家看到亞洲的一個雜誌business week一篇文章中提到,只要開車經過台灣的高速公路,就會看到兩旁邊的工廠林立,其實台灣是全世界經濟的power house,全世界的跨國公司都跟我們台灣的科技產業有一定的產業聯合關係,台灣生病了、台灣感冒了,全世界都跟著發燒,台灣今天不是trouble maker,我們是power house,我們是story of success,我們成功的故事在哪裡?就是價值了!所以如果我們不斷的推銷,台灣的經驗、發展精神就是台灣價值,所以我給各位的建議是「價值外交」,而不再是金錢外交。
在此,我要提兩件事來籲求各位的參與。一個就是我把台灣的發展經驗用「Taiwan Park」的形式積極推廣。不久前,我帶著許多產官學研各界菁英,跟我一起到中美洲去看,看看我們的傳統產業一直到新高科技,能不能在中美洲佈局,答案是YES,我們再繼續提。
我們台灣,大家知道最近氣候的變化,70%都是山地地區,有限的可耕地很少,人越來越多,所以一定要產業佈局,我們找到中美洲一個與我們關係特別好,而且中美洲邦交國五國通通已經完成FTA貿易自由化協定,同時也跟美國、南美洲完成簽署了,所以將來北美、中美、南美34個國家、4億9千萬的人口,到時候也會增加,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市場,我們跟南美只有一個國家有邦交──就是巴拉圭,外交關係很弱,我們跟北美的美、加沒有正式的邦交關係,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在中美洲產業佈局的話,那是一條高速公路,我們只要在那邊佈局,他們已經完成FTA,以後我們的產業、產品可以行銷到各地。
我跟各位講,不久前我們去,現在我們第一個選定薩爾瓦多機場旁邊,提供土地用BOT的方式,我們不要花錢去買土地,我們正在作結合各種產業在那邊佈局。不只在薩爾瓦多,不只是加工出口區、農業區、養殖業,各種產業我們會全面在中美洲佈局,這樣的話,就讓我們的產業從北到南搶佔最大的美洲市場。這就是我講的「新兩岸關係」。
這也是養魚的政策。過去拿一筆錢援外,結果放到獨裁者的口袋裡面,等到他下臺之後,另外一任征討他,把台灣痛打一頓,這種金錢外交,新政府不做,我們都該去除。我們現在不是送魚給你,也不是送釣魚竿給你,給你釣魚竿你不釣,現在抓你們一起來養魚,Taiwan Park就是這樣。我們還要在那裡成立一個職業訓練中心,用西班牙語進行,讓他們都受過訓練以後,這個Taiwan Park大家一起來,一起養魚,這是BOT的方式,來共同啟動。
另外一個要預告的,也特別希望院長及各位教授同學一起來響應。我們一直要加入聯合國,是因為中共把我們趕出來以後,對我們毫不留情;我們要加入WHO,也是困難重重,受到很多的羞辱,WTO好在我們加入了,但是到目前WTO的功效還沒有完全發揮,有待各位去發揮。
在這裡我要跟各位預告,經過三年的準備,今年8月14日我們要正式成立「民主太平洋聯盟」(DPU),經過三年籌畫,開了兩次大會、一次籌備會,今年,三月份在瓜地馬拉召開美洲區域會議,下個月在日本召開亞太區域會議,然後今年8月14日總部在台成立。
各位可以看到,整個太平洋佔了三分之一的面積,環太平洋國家絕大部分是民主國家,人口佔地球的二分之一,這麼大的潛力,一個是經濟實力超過一半,如果我們可以在這裡好好運轉,APEC是經濟取向,它沒有談到民主與其他價值,在APEC裡我們也是小媳婦,名稱叫做Chinese Taipei,高峰會議我們總統都不能去參加,我們現在來主導一個,邀請這麼多國家,在美洲地區,從北美到南美有11個國家參加,亞太區也有10到11個國家要參加,兩次區域會議開完以後,民主太平洋聯盟將在台北成立。我們的宗旨是DPP,不是民進黨,而是民主(democracy)、和平(peace)、繁榮(prosperity),誰能拒絕民主、和平、繁榮?沒有民主、和平就沒有真正的繁榮,所以DPP是一個核心價值。
在推動的過程中,為了讓大家認識台灣,我們會提供discovery Taiwan fellowship,請幾個會員國優秀人才,能夠花一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到台灣作廣泛的研究,另外我們也邀請他們推薦一些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到這邊來研讀學位,我們有一個三年的碩士學位計劃,我們現在也協助中美洲作一個e-Pacific計劃,把我們的e-learning、e-government、e-people、e-business這一套,慢慢地來推廣到其他的國家。所以,台灣的發展經驗,讓大家看到,我們是要分享的,我們不是要掠奪,所以你們不用防範我們。現在提倡DVDU,是藍色的文明,以海洋──太平洋為起點。這是台灣可以做得到的,台灣的價值,台灣的魅力,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詮釋,而且分享。
我讀過一篇文章說,八百年前在中國大陸北方有一個民族,出了一位英雄,叫成吉思汗,它用武力達成西征,八百年後,太平洋有個小島,它的人民用勤奮、用民主、用和平、科技,現在在征服世界。各位不要小看,全世界這麼少的國家跟我們建立正式的邦交,沒有邦交的國家跟我們的實質關係正在穩定的成長當中。我們當然希望有更多的邦交國,但是在國家定位還沒有解釋清楚以前,邦交國固然重要,非邦交國更是我們努力的一片天地。
我們不再以金錢,不再作凱子,我們要誠心誠意用我們的柔性,用我們的發展經驗,用我們的魅力來促進。台灣的價值就是台灣的魅力,這魅力有男性的魅力,也有女性的魅力,所以幾年前我一直鼓吹說,外交官要開放出來,讓美麗的女性也參與,當時有很多可笑的理由說「不方便」、「不可以」,我說這些理由放在男性身上也可以找到另外的理由,既然這樣,我們勉勵今天在座的女同學「有為者當若是」,我們可以好好地努力,想想看台灣的魅力何在,我們可以用台灣的魅力不斷出擊。
政大幾十年來為台灣作育許多人才,所以這個學院數年前獨立出來,在院長及各位教授領導下,吸引那麼多同學,我們也希望如果可以跟DPU合作的話,讓所有太平洋未來的外交官都能到這裡來,讓我們一起讓台灣的魅力在世界發光發亮。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05.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