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安全本來就不完全仰賴台灣的國防,甚至是架構在亞太國際勢力均衡的條件下求自保,是一個外交重於國防的機制。
然而要命的是,台灣在以往兩蔣時代的「漢賊不兩立」政策下,已經沒有甚麼外交可言,台灣若有危機,想要用外交求自保已不可得,只能用現況上,體制、人民意願等基本人道差異,希望國際勢力在台灣面對中國政治及軍事壓力下,能考量台灣人的意願,給予國防上更大的輔助。
過去在「三不」政策下,台灣向國際明確表達不與中國統一的意願,所以,雖然台灣對內、對外稱中華民國,至少國際上仍不把台灣視為是中國的一部份,然而,在連宋相繼去中國訪問,又強烈表達海峽兩岸是同一個國家的條件下,等於直接否定台灣過去60年與中國嚴重對立的力道,變成海峽兩岸是同一國的宣示。
只要這樣的效應持續發揮,國際援助台灣的勢力就會日漸薄弱,到時候,中國若動手攻打台灣,就算有國家願意出手協助,他們的國民也會認為既然台灣都自認為和中國是同一國,那他們為何要介入「中國」的內戰呢?那時,我們真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國大選舉就是中國通過反分裂法之後,台灣第一次的民意表達。在連宋訪中之後,他就間接具有對中國反分裂法的複決意義,從安全來看,否定國、親兩黨的民意基礎,甚至比修憲重要。因此,我們應該全力呼籲我們的國民,不管怎麼樣,選票一定不可以給連宋所代表的國民黨、親民黨,這是台灣最重要的自保行為。
可歎的,幹!泛綠軍死到臨頭,還在拼命內鬥!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05.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