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開口閉口就稱日本人干涉中國、侵略中國。其實,要求日本一定要干涉中國內政的頭一號人物便是孫文。
當孫文第一次集結西南軍閥組織廣東軍政府,主張武力北伐卻未能如願時,於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三日求見日本駐上海總領事有吉明,提出南北雙方應該「徹底尊重護法之精神,即要以舊國會制定憲法,重新選舉大總統等條件為妥協的基礎」,並希望日本能以「斷然干涉之決心,命用以上條件解決」。又說,「此次會議的成否,首先取決於日本的態度。」(「日本外交文書」,大正七年,第二冊上卷,頁79-80)
當時日本的原敬首相拒絕了孫文的要求,指孫文「單純的理論難以迅速獲得成功」,唐紹儀也認為孫文「奔走於理論,不宜於實行」。
孫文還有一個特質,就是一直想利用列強的力量來影響中國的政局。他曾有一次在日本駐上海總領事有吉明面前大罵袁世凱,希望借助日本和歐美列強的壓力,迫使袁世凱辭職。可是有吉反問孫文,「你這樣做是希望外國來干涉中國內政嗎?」孫文無言以對。
英、美是袁世凱的後台,當然不會要求袁下台。而日本對袁世凱雖然有敵意。但也不敢公然支持孫文反袁,避免激化日本與英、美的對立。
孫文曾向有吉明誇稱,他在福建擁有三萬兵力,若日本給予適當的援助,他便能以福建為基礎,進出廣浙等地,號令中國過半地域,進而與日本合作,牽制英、美。孫並勸告日本,與其坐視英、美勢力壯大,不如援助以東亞聯盟為理想的自己。
為了不招致日本干涉中國內政的批評,有吉並未接受孫大炮的遊說。由於孫文曾被岑春喧、陸榮廷、唐繼堯等西南實力派趕出廣東軍政府,深怕南北妥協時會被排除在外,因此不斷地向日本強調:控制北方的是段祺瑞,控制南方的是他自己,除了這兩者以外,妥協是不可能成立的。他拚命遊說,只為了讓日本支持他是「南方領導人」的地位。
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二日,廣東政府和北京政府達成「南北議和」。
孫文一直以為日本是左右中國革命的最大因素,因為日本援助北洋政府。所以北洋政府才能存在。在他要求日本協助他奪權被拒後,也曾計畫聯英、美反日,但未得到英、美的正面回應。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04.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