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英雄八田與一


/陳生


 華視準備以八田與一為題材,開拍「水色」電視劇,這則新聞吸引了我的注意。去過烏山頭水庫的人都知道八田與一的故事,他是設計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的水利工程師。

 八田與一,出生於一八八六年,日本石川縣人,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土木工科。一九一○年來台籌建嘉南平原水庫,當時的嘉南平原,雖有稻田,但都屬於看天田,氣候濕熱多瘴氣,瘧疾病流行,山區則有生番出沒,環境惡劣。

 八田與一告訴其他的土木技師說,「就是因為工程在烏山頭進行,所以才要跟家人們在一起,隨著時間的經過,每個人都會懷念自己的家人,在這種情形下,自然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程之中。如果每天掛念著家人,工作品質不可能會好的。」為這項工程,八田與妻子外代樹從日本舉家遷居烏山頭,上述歷史紀錄著當時他們不畏環境險惡,舉家一起的凝聚力與情感。

 這兩項工程耗時三十年,八田與一的黃金歲月都在在嘉南平原,工程耗費當時台灣總督府一年歲收的二分之一。大圳完成後灌溉面積達十五萬甲,造就嘉南平原一年三期的稻作生產量,成為台灣重要米倉,八田與一因此被稱為嘉南大圳之父,受到台灣人的景仰。

 現今烏山頭水庫內有一座八田夫婦的日式墓園,八田與一的銅像面對著水庫大壩,活生生的見證那一段歷史歲月,每年逢五月八日八田與一的忌日,嘉南農田水利會都會在此舉辦追思祭典。

 八田與一的故事紀錄著當時一群日本優秀工程師在台灣的努力奮鬥史,同樣的時空下,也有一群日本工程師在鋪設台灣鐵道,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廠,築建北中南水庫,以及擘畫台灣各都市的面貌。台灣能在百年前和日本同步進入現代化,歸功許多日本工程師的努力,就像八田與一夫婦一樣,為台灣奉上畢生精華歲月,留下不可抹滅的百年工程,其精神應永誌台灣的歷史。若沒有這群工程師紮下現代化的基礎,台灣將和中國一樣落後日本半世紀。

 面對此一史實,中國黨政府的歷史教育課本卻隻字未提,甚至將日治時期的建設抹黑成「日本政府遂行侵略南洋的南進基地」,戰後中國黨佔據台灣,在台實行仇日反日的歷史教育,以「日本鬼子」醜化日本人,將日治時期的歷史故意空白,導致台灣人不瞭解自己的歷史,對一水之隔的日本國存有敵意,戰後年輕人跟著不知不覺的輕視日本人,這是過去中國黨政府造成的錯誤,現在我們必需立刻糾正這項錯誤,重新面對歷史,全面發展與日本緊密的政軍貿易伙伴關係。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5.03.22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