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將鏡頭拉到2008年的三月二十日,假如當年總統大選已經選完,泛藍獲得勝選,獲得總統寶座,台派一片哀嚎痛失政權,泛綠一片檢討譴責聲浪,是不是將所有的責任會怪罪到阿扁身上。
假如關鍵的2005年,阿扁沒有進行政黨和解,從中獲取多數執政的支持,則此後三年政績乏善可陳,獨派雖不會反彈但也幫不上一點忙,統派看跛腳總統阿扁一個人的笑話,政局維持藍綠對抗,在立法院泛藍每次都成功阻擋民進黨所推出的法案,改革議題無法進行,民間持續對立,幾乎所有劇情一如前五年沒什麼改變。
台聯為要走出自己的道路,2005年縣市長與2006年的直轄市長選舉與民進黨對上,變成統一的泛藍對抗分裂的泛綠格局,導致泛綠兩黨選情每況愈下,縣市長泛藍過半,北高市長都是泛藍,最後結局是民進黨2007年交不出新憲,國家機器停頓觀望,泛藍在媒體宣稱民進黨政府治國無能,一連串的失敗,沒有人願意認真看待阿扁的改革,終於壞壞壞連三壞,民進黨繼任參選者在2008年總統大選因故敗給國民黨,本土政治勢力聲勢重挫,政局從此逆轉。
中國黨以經濟發展為由,主張和中國建立大中華聯盟,台灣重回舊中華民國,總統不再民選,言論不再自由,一個中國變成台灣的惡夢,2010年經國共和談後,台灣納入一個中國的懷裡。
上述推論是可能的歷史發展,如果我們現在不給阿扁一個改變歷史的機會,大錯鑄成時,為時晚矣。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02.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