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汪笨湖先生主持的台灣心聲節目裏,聽到一向見解豐富、析理聰明的楊憲宏社長提出,咱台灣人今後應以自由民主當核心價值的「大台灣主義」,來取代過去用獨立建國當核心價值的「小台灣主義」。這種論述與八零年代台灣人運動者對於是否喊出「民主運動」或「獨立運動」的辯論有點類似,當時的這種辯論並沒達到交集點,也因此才有「台獨只可做不可說」的可笑結論出現於一時。
假如我沒聽錯話,楊社長是說大台灣主義是由執政的本土政權去奉行,用以統合台灣不同國家認同的多元社會,才能把餅做大、以方便於政策的執行。小台灣主義則仍由本來認同台灣獨立建國當核心價值的民眾以社會運動、群眾運動的方式繼續推動。
楊社長的整個論述,筆者虔誠的聽來依然感到似是而非,難道這世界上能夠存在沒有獨立沒有國家的民主自由嗎?
不過,楊社長說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正確觀念,就是民眾不可只因順利的(或說幸運的)使本土政權連任,就袖手等阿扁政權把「出頭天」的仙果從天上摘下來送給我們。把本土政黨推向執政的民眾並不代表這群民眾在執政,而是今後這些民眾更要站出來督促自己選出來的本土政權。
因此,當即將擔任閣揆的人說出讓咱民眾聽來傷心的新政策時,對難得有魄力的教育部長不但不鼓勵、反而對他踩煞車時,我們民眾一定要站出來指正他,像林宗正牧師就迅速的喊出親痛仇快的抗議(1月27的台灣心聲)。
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台灣獨立建國是何等天大地大的事業,那能夠只靠幾次順利的(或說幸運的)勝選就能完成的呢?由此觀之,上次國會選戰的不順利未嘗不是天公給台灣人不可過份樂觀的警示,也是給台灣人要更加努力打拚的提示。在此,讓我再說一次我年輕時說過的一句話:「推動歷史巨輪前進的舞台上是沒有觀眾席位的,假如你不扮演推動歷史巨輪的英雄,你就是阻擋巨輪轉動的小丑」。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01.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