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度的最後一次院會,立法院皆是上演著朝、野總預算及法案表決的攻防濫戰,不論是國民黨政府、還是政黨輪替後的民進黨政府。
到底立委的素質太低、還是能力太低、還是其他因素,使得立法院不像國會反而像馬戲團,立委不像國會議員反而更像馬戲團員;該審的法案、預算不想審也審不了,但我想最大的原因是不會審。
給人民的印象是,「立委諸公」通宵達旦在燈火通明的議事殿堂,吃、睡、吵鬧、對幹、舉手表決;午夜後不但上演相同劇碼,更增加了「不管姿式的先睡一下來養足精神,繼續相同的連續劇」。
如此亂七八糟的議事,何嘗於立院的每次院會的最後一夜間斷過,而「立委諸公」也視之為「當然爾」,好似他們受選民所託的「代議」,只是每年兩次休會前的「大院會」;而平時的院會會議、委員會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這樣的立委會制訂出什麼好法律呢?怎會盡監督政府及看緊人民荷包的責任?
且慢對立法院失望,回顧:
1.這次會期中,尤其是不少有政論節目公務員之稱的立委,不分黨派的口沫橫飛在節目上吹噓他們的出席率有多高,怎樣努力於法案的修改或立法,如何抓政府的弊端,是台灣政壇不可或缺的正義捍衛者或司法英雄等等。但結果呢?還不是只為了增加曝光率、提高個人的知名度,對立院議事效率、品質有否提升?只能以一句話來形容,「狗嘴裡長不出象牙、濫透了」;沒什麼原因,因為他們上節目的時間、絕對不會少於在立院的時間。
2.不少號稱是學者、專業且不是政論節目公務員的立委們,雖然他們很努力、盡職責,但到了「黨團協商」、「院會表決」時,他們的專業、知識、良知被「狗咬走了」;真不知如果他們再回到學術界教書、面對學生提問時,大概也只能尷尬地回答說:「老師課堂上的專業知識、巫山曉路用,僅供當參考」。
3.至於地方政客型的立委,每天比賽參加「選民服務」的婚喪喜慶攤數,如果他們漏失或錯失一重要的露臉,就會「如喪考妣」的自責,真恨不得有再次露演臉的機會,還好依台灣的習俗、婚喪喜慶不能「再來一次」。
4.更有自稱是「資深媒體人」「專家學者」,充當「專業」的基本或臨時演員,來解說「劇本」、「演出內容」,有時還很職業化地當起「戲劇指導」來編串劇本、安排劇碼的演出;或當起評論員,來評論哪裡演的不夠完美、或該加強的內容。
因此,我們必須感謝王金平院長所率領的223位立委「馬戲團員」,依照朝野各政黨黨團的劇本、每會期不曾間斷的「熱情演出」,加上各媒體、媒體人、專家學者的「熱情贊助」,有時又有行政官員激情的「客串演出」;如此,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立法院馬戲團,一定會「發揚光大」、「名揚國際」的。
加油!台灣;努力吧!立法委員,因為有你們這些「重量級的團員」,台灣的媒體「不敢稍有疏失、怠慢」地錄影或實況轉播「免費的節目」,人民才會有「免費的馬戲團表演」可欣賞。
讓我們「由衷」同聲說出:「謝謝豐功偉業的立委諸公,沒有你們,人民就沒有娛樂、餘興節目來舒解苦悶、鬱卒」,人民不能沒有你們,你們的偉大與日月爭輝。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01.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