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在的市政府 |
我是南嘉生,我反對拆除現在的嘉義市政府!
我不是出生在嘉義市,也不是嘉義市人。我會在我的網名加上「嘉」字,乃是感念我現在住在這一個地方,他讓我及我的家人有很好的發展與生活,不管以後我會怎麼發展,我都必須感念他對我的幫助。在我的網名中放一個「嘉」字,就是表達我感激嘉義市的方式之一。
在地的感覺不只是建設,還有共有的記憶。嘉義市政府要改建,如果我們去問嘉義市長及其相關首長,他們一定會講出一大套道理,強調非改建不可,當然最好聽的話是:建設性的破壞。但這些理由都不正確。
 |
新建的市政大樓 |
建設,有錢就做得到,但是記憶卻買不到,集體的記憶更是如此。要如何發展嘉義市,每一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但是以破壞那麼幽雅、有共同記憶的市政大樓,並不值得。
我不是從小就在嘉義市生活的人,我不知道這一棟建築物對嘉義市人的感覺如何,但是,假如有一天我離開嘉義市,我會懷念這一棟美麗的建築物。畢竟他曾經在我生命中的某一段歲月中,經常出現。沒有這樣的建築物,我想他會減少很多我對嘉義的感覺。
我的想法並非空想,我以前讀過的小學,經過歷任校長的拼命改建,大概我讀過的教室都已經不存在了。現在再回那一所小學,只是空留遺憾而已。這樣的情形也出現在我國中、高中的學校裡,每一個校長都強調要建設,但是,每一個建設都讓許多的老校友的記憶褪去,也讓老學校不再老學校。這樣的建設有意義嗎?
 |
從市政府迴廊看新市政大樓 |
嘉義市東區若要發展,不是從大建築物開始,而是發展特色。整理十餘年來的嘉義市人口統計,我們就會發現嘉義市的人口增加量不多。而新增人口以往民雄的方向在發展,即所謂的北社尾在發展。在嘉義市的東區,如果說要有發展,他絕不是讓中山路繼續往東區發展,我們來看,在現在市政大樓往東走,頭一個就是稅捐處,在過來有幾棟民宅,然後是地檢署、地方法院。在過來是一連串的低建築物與廟宇,最後就是嘉義公園。
市政大樓的對面是新建功用大樓,即舊的稅務出張所改建,在過來就是龐大的市警察局,然後是一連串的民宅,這些民宅的對面是地檢署和地方法院,然後又是一些民宅,最後是嘉義高商。這一些公家單位、教育單位交錯的地物分佈,呈現出中山路往東發展,沒有發展空間。
如果將發展往林森東路走,則從中山路道林森東路,許多巷道都很狹小,他們很難發展成重要的商業建築重鎮,即令發展成功,過林森東路,就是阿里山森林鐵路,過阿里山森林鐵路,又是一連串的公家單位用地,這樣的發展也不對。
若往文化路發展,從吳鳳北路到文化路之間,也有兩三百公尺之遙,其中較有發展的,只是中山路而已,除此,都是小巷構成的小型商店,沒有發展成大型購物中心的可能。目前僅有的空地就是原舊嘉義省立醫院要進行改建。
這一方面的發展我們並不清楚,但就算改以商業區發展吧,除非他備有廣大的停車場,否則只會讓交通更加擁擠。就算他規劃成功,嘉義市政府改建的大樓,除非改成商業用地,否則也將宣告他是嘉義市東區往嘉義公園的終點,讓整個市區在過吳鳳北路後,又多一個發展點而已,再過去也不能發展。改建市政大樓,所謂促進嘉義市發展,興建這一棟由舊市政府改建的大樓,根本無濟於事。
生活的感覺在現在與未來,應該是一個都市發展很重要的項目。當國家整體與本市人口成長並不顯著,擴大公務部門的辦公面積並不重要,特別是拆除一個有歷史意義建築物,去滿足一個沒有意義的「擴大辦公空間」這一個虛幻口號,更是不對。
我不知道嘉義市人的感覺怎樣,在過去,每一次我車子經過市政府時,一邊是市政府,一邊是市議會建築物,這兩棟建築物的高度都不高,配合著相對寬敞的中山路和茂密的林蔭,我都有一種舒暢的感覺。尤其隨後的建築物都不高,相應於中山路前段的車水馬龍,更讓我有一種解放的感受,現在原市議會已經拆除改建,那樣的感覺消失的很厲害,現在又要拆除市政府,我想嘉義市特殊的感覺將因此一點一滴的消失了。
站在目前市政府對面的新建大樓前,我的感覺和站在台北、高雄的高建築物之前的感覺是一樣的。那種感覺並不是「繁榮」,而是冰冷。他凸顯的並不是嘉義市將要起飛,而是嘉義市獨特的風格已經在消失中。要高樓大廈的感覺,我又何必到嘉義呢?
文明與不文明的差異,不是建設,而是對既有東西的珍惜與善用。研究過發展經濟學的人都會發現,要比高、大、新的建築物,許多新興國家都不輸人。你看台北的101大樓、上海的金茂大廈,甚至印尼、馬來西亞也有世界級高度的建築物,這些都是新興國家的產物,但那又怎麼樣?
「維護」和「保有」才是檢視先進國家與後進國家的差別。很多人到歐洲去參觀,都不是去看他的新建築物,而是去參觀他們的古建築物,神遊那些歐洲璀璨的人文發展與大師足跡,要看高塔,東京鐵塔都比巴黎鐵塔高,建築的技術難度也強,但是誰會特地去參觀東京鐵塔呢?
同樣的,嘉義市要的,不是向台北、高雄去學建高、大、新的建築物,而是發展他人文生活的獨特風光。拆掉市政府,只證明又有一個野蠻的建築物會出現,他又能代表甚麼呢?
重申一遍,我是南嘉生,我不是出生在嘉義,但我愛我住的地方,我反對拆除嘉義市政府。我反對嘉義市野蠻化。
相關文章
古城殺手──嘉義市長陳麗貞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01.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