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政黨進步也退步的派系問題


享笑間


 選舉前吵得沸沸揚揚,有關解除民進黨派系的問題,在民進黨和台聯等泛綠陣營國會改選未達理想目標後,回過頭來思考特別有意思。

 派系的良性競爭,可以說是讓民進黨異常快速進步的主因。話說當年民進黨在野的時代,各大派系良性競爭,特別是在有紛爭的時候,各派系會關起門來吵,吵完打開大門,將大家的共識團結向外。在當時,民進黨各派系的並立,是一種能匯聚各方意見,讓民進黨成為一個超強戰鬥力的進步政黨。

 當時的民進黨派系可以說是一種為理念,或為了某種利益和恩惠,使大家成為各自為主的小團體。各派以民進黨為統一的整合平台,一起掛著民進黨名號為全民的理念打拼。

 但民進黨執政以後,派系的問題反而成了民進黨退步的主因!只因民進黨成為執政黨之後,派系之間的競合關係,反而成了各派系為了各自能夠享受多少執政資源的拔河關係。

 國民黨被擠下臺,就是因太過度的黨國不分遭人民厭惡。而民進黨成為執政黨之後,雖不至於依循黨國不分的路在走,但民進黨的傳統基因,反而讓派系關係成了另一種『家天下』的明爭暗鬥!

 各個派系為了爭奪執政資源,家天下的宮廷內鬥不斷,加上媒體動不動的渲染,導致民進黨內的彷彿爭位的陰謀四起。感覺有人在拉國民黨以牽制民進黨內部,感覺有派系是挾持民意爭取黨內地位,也感覺有人仗著財團來牽制政策。

 所謂四大天王連個爭取黨主席都搞得各懷鬼胎的感覺。對人民來說,這種家天下的事情,真有比去爭取:國家正急在火上的軍購案,又或是不當黨產條例,甚至是最簡單的向人民解釋水電費過度廉價的不合理,又或是健保金費洞口等等問題嚴重嗎?

 以前關起門吵,打開大門就是團結對外!但現在的派系,則是真的把整個國家都關在門內,要吵不吵互耍陰謀,以任何醜陋不為人知的方式為各自的派系爭取利益,然後打開國家的大門,這些派系又無法團結以整個台灣為家的執政優勢,團結砲口一致對外。

 說實在,別說面對中國,連個軍購案這種國家安全的全民共識,民進黨都有辦法弄得全台灣意見不一,民進黨執政以後的的派系運作,實在令我們失望透頂。

 執政該有執政的樣子,派系間的競爭和利益取向,不該以整個國家機構來當成分享的平台,國家並不是你民進黨開的,沒理由弄成像今天這種吃相難看的地步。

 而反觀現在的國民黨已淪落為在野黨,也是不懂得當一個在野黨就是該容許不同的聲音存在,動不動都上演類似鞏固領導中心的戲碼,一切以中央黨意為準則的行為模式,無怪乎民進黨會瞧不起你們,只因為腐敗依舊,連當在野黨的資格都不夠!

 最大在野黨和最大的執政黨,兩黨都換了位置不習慣換腦袋,互相瞧不起對方不懂執政、在野,難怪台灣爛了四年到現在還在比爛!

 筆者很遺憾民進黨之前沒有達成解散派系的最終決定,但也很慶幸民進黨最少仍能擁有在野時最佳進步的體質。我們在此多請民進黨內的派系慎思,切勿為了各自派系的利益,而拉下了整個民進黨累積已久的耕耘果實。

 也期待國民黨,在野四年後能真正學會怎麼去當一個積極進取的在野黨,以基層的民意由下而上的形成黨意,也寄望國民黨員,在該嗆聲的時候盡量嗆聲,讓國民黨學著去聆聽每個意見的習慣,做好一個凝聚民意的最大在野黨。

 我們以過去和現在民進黨的派系經驗,告訴台灣的政黨,要學會執政和在野的不同,善盡所謂派系的力量,讓該進步的地方進步,不要該進步的時候卻退了步。

 執政和在野黨要一樣進步,否則全部的政黨都讓『不投票黨』成了國家最大的民意黨,豈不是全民的悲哀嘛?!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4.12.24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