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墨西哥大學(U. of New Mexico)任教,新墨西哥洲是這次美國大選競爭最激烈的地方之一,所以我有機會近身觀察這次大選。對照美國與台灣大選的同與異,我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與發人深省之處。
先由相同的地方講起,第一點是選前民眾的反應,由於布希清楚的保守價值,911事件,與伊拉克戰爭。美國的選民對布希可說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保守派與民主派選民早已水火不容。
US NEWS曾經報導在飛機上,有人要求空中小姐幫他另外安排位置,因為坐他旁邊的人在看MICHAEL MOORE(有名的自由派異議份子)的書,也有讀者投書表示,兄弟姊妹因為政治立場不同連一頓飯都沒辦法好好吃完。就連我在課堂上講課、與同事談話時也要小心翼翼。避免被學生、同事認為我是為了掠奪石油不惜發動戰爭,犧牲士兵生命的惡魔,或是贊成墮胎、同性戀婚姻,破壞美國基督教價值的魔鬼。
這種情形跟台灣藍綠對抗最嚴重的時候,大家在餐廳吃飯不敢談政治,一家人也為了藍綠立場不同翻臉不認人的情況一模一樣。只能說民眾們都十分熱情,也十分入戲。
更妙的是,連美國一般民眾選後的情緒反應也跟台灣選民有異曲同工之處,根據許多出口民調,共和黨的選民宣稱,影響他們投票支持布希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道德價值」,這種暗示民主黨支持者比較不道德的說法,讓民主黨支持者氣得跳腳。他們認為,什麼叫不道德,每個人對道德的解釋不同,道德也沒有辦法衡量,如果贊成墮胎,同情同性戀者是不道德,難道發動戰爭就道德嗎?只差沒有共和黨的議員出面主張,希望共和黨以後不要再以「道德」當作選舉訴求,撕裂美國而已。
選舉日隔天,我在辦公室聽廣播,播出的是現場CALL IN節目,有一個KERRY的支持者表示,佛羅里達洲這次是用電腦投票,而且投票後電腦沒有列印存根給投票者,在這種情形下,要在電腦中動手腳實在太簡單了,再加上,許多出口民調都顯示KERRY一路領先,怎麼可能在最後翻盤,所以他強烈質疑布希的弟弟(佛洲洲長)在佛洲幫布希做票。另外一位KERRY支持者馬上打電話進來說,如果這個人說的是真的,那他不承認布希是他的總統,隨後馬上有人打電話要求大家到學校的學生中心集合,打算發動街頭抗爭尋找真相,並批評KERRY太軟弱,太早放棄。最妙的是有一個觀眾打電話進來說,沒有真相沒有總統。當場讓我覺得好像在聽英文版的「什麼什麼大」。
綜合以上的觀察,我覺得美國跟台灣的選民其實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許多人在批評台灣的民主時大聲頌揚美國選民如何理性,台灣選民如何沒水準。以我在美國這幾年的觀察,台灣人其實是世界第一流的國民,比起美國人絲毫不遜色。如果美台選民的反應跟心理都雷同的話,那為何選舉糾紛會在台灣掀起千堆雪,至今尚未平復,在美國卻能雷大雨點小,平和解決呢?這就要由美國與台灣大選的不同點講起了。
美國與台灣大選最大的不同處有兩點,一是媒體,二是政客。先由媒體說起,在選前美國許多主要報紙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都都表態支持KERRY,但是,在選舉隔天的社論中,這些報紙都異口同聲的表示希望KERRY放棄等待勝算不大的俄洲記票結果,提早認輸,給美國民眾一個療傷止痛的機會。
這些媒體雖然在選前清楚表示他們的立場與喜好,但是,在關鍵時刻,他們義無反顧的選擇站在美國整體利益的一邊。這種對公共利益的堅持,令人動容,也叫人感嘆。台灣有些媒體,動不動以美國主要報紙為師,認為媒體可以有立場,殊不知,在媒體勇於表態之時,媒體也正在接受社會、讀者更嚴苛的檢驗,在關鍵時刻,更需要有關鍵作為才能保住媒體的公信力。由此看來台灣媒體的改革,還有一段路要走。
再來說美國政客與台灣政客的不同,在選舉隔日的凌晨三點,KERRY的搭檔EDWARD公開表示說,每張選票都要算清楚,當場獲得在競選總部支持者如雷的掌聲。再加上我文章最前面提過民主黨支持者的反應,由此可以想見,如果KERRY在這時候大喊選舉不公要提起選舉無效之訴是會獲得死忠支持者的支持的。但是,KERRY陣營在EDWARD發言後馬上表示希望群眾散去而且到隔天早上十點前不會再發表任何言論。
在凌晨三點到隔天早上十點這段時間,民主共和兩陣營其實是在進行一場激烈但是寧靜的公關(PR)大戰。雙方陣營一方面加緊收集俄洲選舉的資訊,研判預測最後可能的結果,另一方面,KERRY陣營也積極瞭解各方包括主要媒體對又一次選舉爭議甚至訴訟的容忍度。終於在清晨五點,俄洲臨時選票的情況大致明朗,KERRY需要在未開票的臨時選票中獲得將近八成的支持才有翻盤的可能,布希陣營才由布希的秘書長出面表示,他們相信應該是布希贏得選舉。
由秘書長出面而不是布希本人出面的主要原因是給KERRY留一個下台階,讓他能在布希親自宣布勝選之前自己認輸,雙方好演出一場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的大戲。
要知道美國總統選舉動員的資金與資源遠高於台灣選舉,雙方陣營若非窮盡一切努力,絕不可能輕易放棄。但是,美國政客在玩政治遊戲的時候無論是情緒管理,幕前的演出與幕後努力的分野,危機處理,資訊收集,情勢研判,乃至於最後的決策,處處表現出專業與自制。
如果說美國政治人物的表現像是職棒大聯盟的職業選手,相較之下,台灣有些政治人物表現得就像是少棒比賽的兒童選手,打輸了就哭,氣了就丟手套,不但分不清幕前幕後,連情緒管理也一概匱乏,至於情資的收集,情勢的研判,與決策機制更是荒腔走板。雖然華爾街日報以KERRY不願被歷史評為酸溜溜的輸家總結KERRY為什麼提早認輸。但是我認為,與其說美國政客有氣度,不如說美國政客有專業,他們瞭解遊戲的規則,熟悉政治遊戲的箇中巧妙。一場由大聯盟級的職業球員所演出比賽,自然比小學生的少棒賽精彩好看。
綜觀美台兩地大選,台灣民眾其實不用妄自菲薄,倒是媒體與政客應該要多多觀摩、學習、努力,以提升故鄉台灣民主的深度與品質。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4.11.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