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在執政黨節節進逼下,急於甩掉黨產這個燙手山芋,卻甩出一大堆棘手問題,勢必成為年底立委選舉的包袱。
中國國民黨不斷叫窮,多次未能準時發放黨工薪水,令人懷疑這個全世界最有錢的政黨(共產國家除外),何以落魄到這麼窘困?實際上,中國國民黨仍有一大堆財產,只是一時不易變現而已;一般人可別小看中國國民黨,它的根基雄厚,家大業大,即使像「大宅門」一樣,因為失去政權而不如往昔風光,但是,帳上資產仍逾千億元,依舊是大戶人家,它只要把手頭的一些財產稍加處理,仍為其他政黨望塵莫及。
中國國民黨的這種情況,如同擺著一大堆塵封的賓士豪華轎車,不予擦拭,不加維護,卻開著鐵牛車上路,甚至參加越野賽,在崎嶇泥濘的路上,與人一爭長短;其次,就好像沒落的員外,衣櫃擺著一堆多年穿用的錦衣,卻改著補釘的衣服出門;衣服破舊,補不勝補,補了一個洞,又露出另一個洞。一副窮酸的樣子。
資產扣負債仍有三百多億
有人質疑中國國民黨裝窮,一方面固然由於土地及建物一時很難變現,無法應付一年大約六十億元的固定開銷;一方面則要博取民眾的諒解,期能在大小選舉時獲得民眾的支持。
至於中國國民黨究竟還有多少財產?依據中國國民黨旗下中央投資及華夏投資等兩家主要控股公司的母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截至去年年底為止,中央投資公司及子公司的資產為894億3200多萬元,華夏投資公司及子公司的資產達223億4900多萬元,兩者合計1117億8100多萬元!加上以中國國民黨名義持有者,總資產更多;如果扣掉負債,中央投資及子公司的淨值為266億4500多萬元,華夏投資及子公司的淨值為94億1600多萬元,兩者合計360億6100多萬元。
如果將中國國民黨當作一個家庭,它擁有的兩戶房子,價值共達1117億多元,在扣除銀行貸款等債務後,實際價值仍有360億餘元。再以今年上半年的財務報表估算,中央投資公司至六月底的淨值為263億7000多萬元,加上華夏投資的淨值90億元(上半年財報未公開,依去年底數字推估),兩者仍達350億餘元。
中投跑了二位董事不單純
中國國民黨開著「鐵牛車」出門,甚至參加越野賽,離離落落,螺絲鬆動,嘎嘎作響,除發不出黨工薪水外,中央投資兩名董事Mark Edward Jackman、Cnue Chee Cnen,任期為2003年10月21日至2006年10月20日,卻突然在今年8月24日請辭,使中投董事缺額超過三分之一,達到五分之二,必須另擇日期召開股東臨時會補選;董事任期未滿,掛冠求去,頗不單純。這種情況好像原本搖搖晃晃的鐵牛車掉了一顆關鍵作用的螺絲,潛藏危機。
華夏投資掌管中國國民黨文化事業,包括中國電視、中國廣播、中央日報、中華日報、中央電影(尚有中華日報轉投資的台灣新生報)等,卻屢為資金周轉困難所苦。只得向旗下事業調頭寸,例如華夏投資在今年八月間向中央電影公司調借一億元,引起中影員工反彈;中影董事長涂德錡原本在今年年底屆齡退休,卻為對全體員工負責,提前四個月請辭離去,改由華夏投資董事游明善繼任;中影董事也適時更換,亦即原有華夏投資的法人代表董事李成家(美吾華公司負責人)、王慶豐(原花蓮縣長)、曹爾忠(前立委)、許仲川,改由陳世宗、陳邦輔遞補;台灣銀行的董事代表也由林英烈改為潘彰義。
華夏投資也向中廣調借一億元,同樣招致員工抗議,主因中廣、中影營運越來越差,中廣仰賴利息及變賣資產,才偶有盈餘;中影即使有出售資產的業外收溢,也是連年虧損。
中廣與中影自身難保,至今年六月底為止,中廣的銀行長短期借款還有11億3000萬元,中影向中華、安泰及國泰世華等三家銀行借貸10億1000萬元,怎有多餘資金供給華夏投資?何況今年上半年,華夏投資已向中廣融通4億7000萬元、向中影借貸2億元。
華夏向中影借錢,曾有不良「前科」──未如期償還,即去年上半年2億元的借款,約定去年5月6日到期,後來雙方協議展延六個月,惟實際償還日期為去年11月28日,被按逾期天數支付違約金605萬多元。華夏投資空有200多億元資產,還得向子公司長期舉債,不止螺絲脫落,連輪子也搖搖欲墜。
華夏投資臨時撤銷公開發行
華夏投資急於出售,掀起陣陣漣漪;新聞局更以中視、中廣執照牽制,後來有條件核發。預料未來仍會有預想不到的風波。
近幾個月正是華夏多事之秋,媒體爭相報導,沸沸揚揚,「鐵牛車」老是被指指點點,成為新聞焦點,促使中國國民黨在「鐵牛車」外表釘上一層遮護板,不讓外人窺伺。
華夏投資原為股票發行公司,應訂期公告營收、損益、資產、現金流量及股東權益等資料。惟在今年8月31日必須公布上半年財務時,忽於下午五時十五分,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資訊觀測站」打出「該公司不繼續公開發行」的字樣,原來華夏有如醜媳婦怕見公婆,趕在限期前的8月26日撤銷公開發行,使外界再也無從知曉它的財務狀況。
光華投資為何更換會計師
中央投資公司跑掉兩名董事,它的子公司光華投資則更換簽證的兩名會計師,又是一顆螺絲鬆動。通常,為公司簽證的會計師,如果更換的是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師,則可能是事務所職務輪調,或者受到連續五年簽證的約束。然而,光華投資的簽證會計師原為費城會計師事務所的薛明玲及黎昌州,6月29日起改為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的王小蕙及殷仲偉,變更理由是整合集團管理效益,加強公司管理功能。這種理由冠冕堂皇,放諸四海而皆準,無法揭露真正原因。惟因這項更迭出自光華投資的主動,其間有無不宜公開的理由,頗堪玩味。
悄悄投資中國
中國國民黨這部「鐵牛車」受到矚目的另一個焦點是它與中國的關係。在兩岸關係的政治層面上,由於台灣意識抬頭,它一直採取模糊政策,骨子裡卻未排除「統一」的目標。
實際運作上,中國國民黨已經邁開西進的步伐,例如復華創業投資公司間接投資中國的兩家公司,第一家是東華影像(蘇州)有限公司,透過薩摩亞的Grandlead公司(持股47.22%)前往;第二家為杰群電子科技(東莞)有限公司,透過英屬維京群島GTBF公司(持股8.94%)前往。今年上半年,分別從台灣匯去新台幣304萬3000元及198萬元;至今年六月底為止,累積匯出新台幣將近一億元(287萬多美元)。
在中國國民黨而言,這項西進行動只是牛刀小試。但代表的意義極為深遠,因為復華創投是中國國民黨主控事業復華金控百分之百轉投資的公司,目前資本額十億元,董事長為黃壽佐。
中國國民黨把「賓士車」隱藏起來,偷偷為華夏投資及中央投資這兩輛超級豪華轎車尋找買主,待價而沽,卻以「鐵牛車」示人、巧飾,應是經歷2000年、2004年兩次總統大選、2002年立委選舉挫敗所換來的教訓。
然而,選民越來越聰明,深諳中國國民黨黨產價值,不免質疑中國國民黨擁有龐大財產的合理性、正當性與合法性,賭爛中國國民黨的作為,勢必在這次立委選舉時顯現出來。
中國國民黨越是珍惜黨產、為黨產辯駁,都逃不過選民雪亮的眼睛。中國國民黨要捨得丟棄黨產的包袱,不論「賓士車」或「鐵牛車」,全部還財於民,重建形象,才能像蝴蝶蛻變、鳳凰浴火重生一樣,再啟新機。(本文原刊
Taiwan News,經作者同意轉載)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4.10.19 | |